[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现代隧道技术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理事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下载中心  |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二维码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现代隧道技术
 
2017年 54卷 2期
刊出日期:2017-04-25

研究与探讨
分析与计算
施工技术
   
研究与探讨
1 夏才初 1 何 佳 1 范东方 2
不同冻土区隧道防寒泄水洞的作用和结构型式研究
高寒地区的公路隧道普遍面临着冻害威胁, 极易产生衬砌开裂、 边墙挂冰、 路面结冰等病害现象, 严重影响隧道正常使用和隧道结构安全。防寒泄水洞作为严寒地区较常用的排水设施, 已普遍被隧道工程所采用, 但在不同隧道中其排水效果相差较大, 这是由于对防寒泄水洞作用机理研究甚少, 出现防寒泄水洞错误采用所导致的。文章通过分析防寒泄水洞在不同冻土区隧道中的作用, 明确了防寒泄水洞在不同冻土区隧道的适用性及其设计要求, 并根据稳定冻结的局部多年冻土隧道中防寒泄水洞只是单纯过水作用, 提出了新型的防寒泄水洞断面型式、 布置设计, 降低了排水系统建设成本, 减少了防寒泄水洞施工对主洞结构安全和施工进度的影响, 保护了多年冻土的原始状态, 有利于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
2017 Vol. 54 (2): 1-8 [摘要] ( 1184 ) [HTML 1KB] [PDF 4771KB] ( 1805 )
9 崔光耀 1 伍修刚 1 王明年 2 林国进 3
汶川8.0级大地震公路隧道震害调查与震害特征
研究强震作用下隧道结构的震害特征对于后续高烈度区隧道的抗震设防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害调查及分析, 研究并总结了隧道结构各部分的震害特征。洞口结构的震害特征为: 洞外结构受次生地质灾害影响严重, 隧道洞口硬岩段支护结构震害极少, 8度区隧道洞口软岩段出现二次衬砌开裂、 渗水等轻微震害, 11度区出现二次衬砌垮塌的严重震害; 断层破碎带段隧道结构的震害特征为: 跨非活动性断层隧道震害较轻, 跨活动性断层隧道震害严重 (二次衬砌垮塌、 围岩垮塌等); 普通段隧道结构的震害特征为: 隧道硬岩普通段震害极少, 8度区围岩软硬交接普通段和 9度区软岩普通段衬砌出现开裂、 渗水震害, 10~11度区围岩软硬交接普通段出现衬砌错台震害, 围岩缺陷普通段出现了二次衬砌垮塌的严重震害。
2017 Vol. 54 (2): 9-16 [摘要] ( 1083 ) [HTML 1KB] [PDF 11626KB] ( 1558 )
17 臧万军 1,2
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害规律研究
结合汶川地震灾区公路隧道震害资料, 文章制定了公路隧道震害量化指标并进行分级, 对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害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隧道衬砌开裂长度占隧道总长度比例最高, 二次衬砌垮塌及仰拱错台长度次之; 多数震害类型在V级围岩中发生的比例均高于其它级别围岩; X、 XI度地震烈度区, 断层段破坏程度最严重, 其次是洞口段; 震害严重程度随震中距增加而迅速衰减, 发生严重以上震害的隧道集中于10 km以内, 近三分之二发生于20 km范围; 坚硬岩体中的隧道, 震害程度随埋深增加而减轻, 软弱围岩中的隧道, 震害程度与埋深关系不明确; 发生严重以上震害的隧道, 实际地震烈度均高于设防烈度, 出现中等震害的隧道, 近三分之二的隧道实际地震烈度高于设防烈度; 隧道轴线与发震断层交角为 60°~90°, 震害严重, 轴线与发震断层交角为 30°~60°, 震害相对较轻; 防水板致使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在地震时不能协同工作, 增加震害风险。
2017 Vol. 54 (2): 17-25 [摘要] ( 1013 ) [HTML 1KB] [PDF 4187KB] ( 1281 )
26 余 莉 1 张恩祥 2 郭 伟 3 何计彬 3
片岩隧道群衬砌开裂特征与机理分析
在对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完整性的调查过程中, 发现片岩隧道普遍存在二次衬砌开裂现象。为了合理科学地治理开裂问题, 文章通过对沿线 48座隧道的调查分析, 归纳和总结出该区段隧道二次衬砌开裂的 6大特征: 片岩隧道二次衬砌开裂现象普遍; 开裂位置主要位于进、 出口浅埋段; 先行洞裂缝数量多于后行洞, 开裂形式主要为斜向开裂; 在发生大变形、 塌方等地段二次衬砌容易开裂; 开裂的时间一般在二次衬砌施作 5个月后。在此基础上, 通过室内试验与现场调查共同分析二次衬砌开裂的成因机理, 并得出原因: 片岩的强度低, 遇水易软化; 洞口处的浅埋段成拱性差; 偏压现象普遍; 仰拱不均匀沉降; 岩石受地下水的影响及岩体的蠕变效应。最后, 根据开裂原因提出相应的增加围岩级别、 加强洞口施工及重视小净距中夹岩稳定设计等建议措施, 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2017 Vol. 54 (2): 26-33 [摘要] ( 880 ) [HTML 1KB] [PDF 4534KB] ( 1780 )
34 刘 强
拱北隧道明挖段变形缝防水构造优化研究
通过对现行设计规范和明挖隧道工程案例的调研, 文章总结了变形缝防水做法和设置依据; 在变形缝防水以 “堵排结合” 为原则的基础上, 对于临海隧道和水下隧道, 采用可排式变形缝止水带, 可以增强防水效果。结合拱北隧道明挖段工程地质条件和防水要求, 将可排式止水带结构运用于变形缝防水中, 并在隧道内侧设计排水管道连接, 以作为渗漏水的排水路径, 该优化设计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7 Vol. 54 (2): 34-39 [摘要] ( 960 ) [HTML 1KB] [PDF 7216KB] ( 1090 )
40 方恩权
基于 Web技术的地铁隧道结构调查管理系统研究
城市地铁隧道运营过程中会产生渗漏水、 衬砌裂损、 衬砌腐蚀等病害, 威胁运营安全, 而传统的病害调查方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地铁运营期管理的需要。文章基于Web Service技术和Java编程语言, 通过对地铁隧道结构调查管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建立了相应的数据标准, 实现了隧道结构病害信息获取和信息电子化的同步, 从而提高了隧道结构病害信息掌控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同时也为地铁隧道养护工作的信息化、 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2017 Vol. 54 (2): 40-45 [摘要] ( 1069 ) [HTML 1KB] [PDF 4483KB] ( 2056 )
46 张学钢 1 曾绍武 1 王 朋
BIM技术在兰州地铁东岗站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兰州地铁东岗站施工场地狭小、 难度大、 工期紧、 要求高的特点, 文章结合Revit与鲁班系列软件构架BIM方案, 充分发挥Revit系列软件精细建模提量与良好显示效果的功能以及鲁班系列软件强大的云平台管理功能, 并从三维交底、 碰撞检查、 限额领料、 iBan移动跟踪质量安全问题、 4D施工进度动态管控、 4D施工过程资料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
2017 Vol. 54 (2): 46-54 [摘要] ( 957 ) [HTML 1KB] [PDF 13044KB] ( 1258 )
55 张海丰 马保松 周 维
太沙基土拱理论计算隧道受力存在的问题
太沙基土拱理论已广泛应用在隧道结构的受力计算中, 但太沙基公式中涉及的计算宽度、 侧压力系数和摩擦系数以及土拱模式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和实验验证, 工程技术人员对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认识不够清楚, 参数选择不够准确。文章详细分析了计算宽度、 侧压力系数和摩擦系数以及土拱模式的物理意义, 对比了这些参数之间的异同, 给出了选择不同的参数对土压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计算表明: 计算宽度和土拱模式的选择对土压力具有较大的影响, 应该根据实测结果选择计算宽度和土拱模式或者在施工扰动范围较大时选择更大的计算宽度和更保守的土拱模式; 选取主动土压力系数是偏于安全的; 摩擦角的选取对土压力也有较大影响, 建议选择临界摩擦角或者临界摩擦角的一半进行计算。
2017 Vol. 54 (2): 55-60 [摘要] ( 957 ) [HTML 1KB] [PDF 3412KB] ( 2153 )
61 周 磊 朱哲明 李元鑫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主应力方向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以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为基础, 文章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主应力方向对砂岩隧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数值模拟采用 ABAQUS软件计算了直墙拱形隧道在不同主应力方向下的稳定系数和积分点上的塑性应变, 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隧道的稳定性分析; 主应力方向对隧道的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仅考虑主应力方向这单一因素对隧道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当主应力方向与隧道断面夹角为 45°时, 隧道模型的整体抗压强度最低, 稳定系数Fs最小, 此时隧道稳定性最差。
2017 Vol. 54 (2): 61-67 [摘要] ( 956 ) [HTML 1KB] [PDF 3409KB] ( 1918 )
分析与计算
68 王章琼 1 晏鄂川 2
考虑围岩冻融损伤劣化效应的隧道长期稳定性研究
寒区隧道围岩受到冻融损伤劣化作用会对隧道长期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文章以鄂西北十房高速公路通省隧道片岩为例, 通过室内冻融循环及压缩试验, 得到单轴抗压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根据掌子面围岩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结果, 并基于Hoek-Brown准则, 估算出考虑冻融损伤劣化效应的岩体力学参数。然后采用FLAC3D对冻融循环条件下隧道的长期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 分别得到0次、 4次、 8次、 12次、 16次、 20次冻融循环条件下隧道衬砌位移场及应力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冻融循环作用下, 隧道衬砌的变形及主应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大。与不考虑冻融损伤劣化作用相比, 经过2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 衬砌的变形、 最大主应力、 最小主应力分别增大了1.3%、 5.3%、 1.5%。在支护方案选择及支护结构设计时, 有必要考虑长期冻融循环作用下围岩力学特性损伤劣化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2017 Vol. 54 (2): 68-72 [摘要] ( 829 ) [HTML 1KB] [PDF 2633KB] ( 1438 )
73 林志斌 1 李元海 2 高文艺 2 杨 帆 2
基于PFC3D的深埋圆形巷道变形破裂时效特征分析
深部岩体的变形破裂时效特征是事关巷道稳定性与控制的关键问题, 文章以某深埋巷道工程为背景, 采用离散颗粒元软件PFC3D以及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巷道周边岩体的变形破裂时空演变规律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 巷道围岩变形与巷道开挖时间呈 “台阶式” 增长关系, 与其距巷道表面的距离则呈指数衰减关系;(2) 随着巷道向前推进, 巷道两帮岩体会在拱腰附近出现往深处以及顶底板方向逐渐扩展的剪切滑移裂纹, 同时其裂纹数目、 破裂分形维数值将呈指数衰减式增长变化;(3) 巷道岩体剪应力传递是一个滞后和衰减的过程, 巷道开挖将使巷道两帮浅部岩体剪应力迅速增大而发生屈服破裂现象。当发生屈服时, 该处岩体剪应力将往深处传递, 导致邻近岩体发生延性剪切破坏, 进而产生明显的剪切滑移裂纹。
2017 Vol. 54 (2): 73-80 [摘要] ( 964 ) [HTML 1KB] [PDF 15049KB] ( 1396 )
81 万 臣 1 李建峰 2
基于缓冲算子修正的新维无偏灰色模型的洞室围岩位移预测
洞室围岩位移预测是保证施工安全以及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文章针对洞室围岩变形具有时间序列的单调增长性和随机动态性等特征, 基于无偏灰色 GM(1, 1)预测模型的构建理论, 引入指数型弱化缓冲算子来消除围岩位移原始数据序列所受的随机干扰, 同时结合新信息优先的原理, 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冲算子修正的新维无偏灰色 GM(1, 1)模型对围岩位移进行预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洞室围岩位移时序预测中。结果表明, 该模型具有精度高、 科学可靠的特点, 为洞室围岩位移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2017 Vol. 54 (2): 81-86 [摘要] ( 880 ) [HTML 1KB] [PDF 699KB] ( 1489 )
87 魏 纲 1 王 霄 2
基于统一解的近距离双线平行盾构地面沉降计算
文章提出盾构法隧道统一土体移动模型二维解的修正公式, 并利用该公式计算近距离条件下双线平行盾构施工产生的总的地面沉降。该方法适用于双线隧道近距离工况, 采用近距离界定系数C=L/(h+R)≤0.66作为本文公式适用条件, 当C>0.66时本文公式不再适用; 当C≤0.66时, 沉降曲线呈 “V” 形; 当 0.660.79时, 沉降曲线呈 “W” 形。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当C≤0.66时, 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地面沉降值与实测值非常吻合; 近距离双线平行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曲线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但最大沉降值有时会偏离中轴线。
2017 Vol. 54 (2): 87-95 [摘要] ( 868 ) [HTML 1KB] [PDF 7067KB] ( 1142 )
96 邱明明 1 杨果林 1 吴镇清 2 姜安龙 3 林宇亮
双孔平行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分布规律研究
盾构法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影响, 故加强盾构施工变形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某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双孔平行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提出了改进的双线隧道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间距越大, 形成 “W” 形沉降曲线特征越明显; 隧道埋深越小, 沉降曲线由 “V” 形向 “W” 形转变所需的隧道间距 L越小; 土质条件越好, 地层扰动影响范围越小,“W” 形沉降槽特征也越显著; 采用 C=L/2i来描述双线平行隧道地表沉降分布特征是可行的, 随 C值增大地表沉降曲线分布由 “V” 形— “锅底” 形— “W” 形发展,“W” 形非对称性分布特征与隧道相对间距有关; 由本文提出的双线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计算出的地表沉降预测值与实测沉降曲线吻合较好, 可用于双线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变形预测, 对盾构隧道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2017 Vol. 54 (2): 96-105 [摘要] ( 977 ) [HTML 1KB] [PDF 9117KB] ( 1284 )
106 薛 文 1, 2 丁 智 2 秦建设 3 魏新江 2
软土盾构隧道掘进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影响研究
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施工会对邻近建筑物的变形、 内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造成该影响的因素包括盾构施工工艺、 地基特性及建筑物自身特点等。文章以盾构施工轴线上方的浅基础建筑物为研究对象, 基于土体损失计算理论, 建立了建筑物与基础、 地基协同作用的力学模型。结合实际工程, 采用 1stopt软件求解弹性地基上建筑物弯曲的微分方程, 分析了隧道轴线上方建筑物沉降、 倾斜以及内力随盾构开挖面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分布规律。选取建筑物内出现最大正弯矩和最大剪力时的开挖工况, 研究土体损失率、 建筑物刚度、 地基基床系数等引起建筑物内力变化的关键因素及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盾构掘进区建筑物的保护、 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计算基础。。
2017 Vol. 54 (2): 106-113 [摘要] ( 847 ) [HTML 1KB] [PDF 3234KB] ( 1904 )
114 孙雷江 1 廖 瑛 2 朱逢斌 3 刘 旭
邻近既有深基坑的盾构法隧道施工地层变位分析
文章针对盾构隧道邻近深基坑推进的工况, 进行室内缩尺模型试验, 并建立了对应工况下的盾构隧道-土体-基坑围护结构三部分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同一工况下的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 验证了三维数值分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得到了邻近既有深基坑的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周边地表沉降的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了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横断面不同深度处地层位移的特点; 分析了隧道上方的地表沉降分布受邻近既有基坑的影响及沉降值随盾构隧道推进进度的变化规律, 得到了盾构隧道对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移影响情况; 并提出了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表沉降、 地层变位及基坑围护结构位移与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的建议。
2017 Vol. 54 (2): 114-120 [摘要] ( 891 ) [HTML 1KB] [PDF 2700KB] ( 1764 )
121 商拥辉 1,2 商 丽 2 方前程 2 张 波 3 赵 莹 2
下穿立交结构的盾构隧道围岩安全评价的均值与非均值模型
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估是地下工程建设与维护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 文章从材料特性角度分别建立均值和非均值数值模型, 针对沈阳地铁 2号线 1标盾构隧道下穿立交结构的围岩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其中, 均值模型侧重于分析围岩变形、 应力变化和塑性区分布特征, 并结合实测数据对其计算合理性进行验证; 非均值模型侧重于围岩体细观破坏过程, 采用具有残余强度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破坏单元材料性质退化方法, 模拟隧道围岩强度折减下的渐进破坏过程及声发射规律, 并计算出整体结构安全系数。同时, 借助声发射(AE)规律, 探讨了类似工况下隧道围岩破坏模式, 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017 Vol. 54 (2): 121-128 [摘要] ( 909 ) [HTML 1KB] [PDF 5937KB] ( 1718 )
129 孟陆波 1 潘皇宋 1,2 李天斌 1 张文居 3
鹧鸪山隧道二次衬砌开裂机理及支护时机探讨
隧道二次衬砌开裂成因复杂, 只有分清隧道二次衬砌开裂原因, 才能对其提出合理的处治对策, 以保证隧道施工、 运营安全。文章以某高速公路 (炭质) 千枚岩隧道为例, 基于隧道出口段二次衬砌开裂特征, 结合现场监控量测以及工程地质条件, 分析该隧道二次衬砌开裂主要原因是围岩地质条件差、 围岩级别低且二次衬砌施作过早。然后进一步采用数值计算分析不同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下的应力特征, 结果表明: 二次衬砌施作过早导致边墙和拱腰附近二次衬砌内侧产生较大的拉应力, 且二次衬砌施作越早, 拉应力越大, 这将导致二次衬砌张拉开裂; 在初期支护变形量为隧道最终变形收敛值的 65%~70%之后施作二次衬砌较适宜。建议在类似隧道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严格控制二次衬砌支护时机。
2017 Vol. 54 (2): 129-136 [摘要] ( 915 ) [HTML 1KB] [PDF 2250KB] ( 1771 )
137 张成平 张 旭 冯 岗 张顶立
衬砌厚度不足对隧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衬砌厚度不足缺陷的存在将显著改变隧道结构的力学状态, 并对隧道结构的安全造成威胁。文章以Ⅳ级围岩双车道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 采用数值模拟研究衬砌整体或局部厚度不足条件下隧道结构的安全状态。结果表明: 衬砌厚度不足使缺陷处结构的轴力与弯矩减小, 同时降低了结构的极限承载力, 从而导致缺陷处隧道结构的安全系数显著降低; 衬砌局部厚度不足对缺陷处隧道结构截面内力、 承载力和安全系数具有显著影响, 而对远离缺陷处隧道结构截面的影响相对较小; 衬砌厚度整体或局部厚度不足时, 衬砌厚度值与结构安全系数基本呈线性关系, 经回归分析确定了满足结构安全要求的临界衬砌厚度值。研究成果可为存在衬砌厚度不足缺陷隧道的结构安全性分析及评价提供参考。
2017 Vol. 54 (2): 137-143 [摘要] ( 923 ) [HTML 1KB] [PDF 4367KB] ( 2108 )
144 王赤心
采用蒙特卡洛法计算隧道人员疏散时间
以往的隧道疏散时间计算大多基于固定的参数, 这样的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计算结果不能令人满意。由于隧道环境多变以及人行为的复杂性, 使得疏散的行为充满随机性, 文章通过对隧道人员疏散过程的详细分析, 采用随机方法输入数据, 利用蒙特卡洛法计算隧道疏散时间, 获得大量随机计算的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了疏散行为的随机性, 与一般的仿真模拟方法对比, 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蒙特卡洛法具有模型简洁、 目标明确、 计算快速、 参数易调整、 使用方便等特点, 可适应隧道疏散复杂的假设条件。
2017 Vol. 54 (2): 144-148 [摘要] ( 937 ) [HTML 1KB] [PDF 582KB] ( 1354 )
149 范建国 方 勇 雷 帅 黄 磊
双车道公路隧道射流风机布置方式研究
射流风机的升压效果不仅与风机本身的性能有关, 还与风机纵、 横断面的设计位置等外部条件有关。双车道公路隧道横断面空间有限, 合理设置风机位置对风机效率的提高有重大意义。文章运用大型通用CFD软件对隧道中射流风机的射流场进行模拟, 结果表明: 为了降低两股射流的相互干扰以及隧道壁面对射流的影响,两台风机的净距应当为1D~2D, 最佳净距为1.5D; 为了降低隧道内壁对射流的干扰, 风机的高度应尽量接近建筑限界, 风机距离隧道拱顶的距离为1.2D; 隧道纵向上为避免两组风机互相干扰的同时又达到最佳升压效果, 纵向距离L应在100~120 m之间, 最佳纵向距离应为110 m。
2017 Vol. 54 (2): 149-155 [摘要] ( 902 ) [HTML 1KB] [PDF 2755KB] ( 1890 )
156 金大龙 袁大军 李兴高
盾构刀盘开口率对掘进参数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文章通过模型试验, 对盾构开挖过程中刀盘开口率对盾构各参数之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试验监测了不同刀盘开口率条件下盾构土舱面板处压力的变化情况以及土压力的传递和分布状态, 研究了盾构刀盘开口率引起的土舱内外压力变化规律, 同时对开挖面和土舱面板之间的压差进行了讨论, 基于试验研究内容, 进一步利用粘性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相关公式, 可以简要分析土舱内外压差的影响因素; 讨论了刀盘开口率对刀盘挤土效应和刀盘扭矩的影响关系, 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挤土效应机制, 试验结果显示仅靠刀盘推力引发的挤土效应约占全部挤土效应的 70%, 刀盘转动引发的挤土效应占 30%左右, 系统分析了刀盘开口率、 刀盘扭矩以及挤土效应之间的内在关联。
2017 Vol. 54 (2): 156-162 [摘要] ( 870 ) [HTML 1KB] [PDF 3253KB] ( 1782 )
163 王彦富 张 彪 闫培娜
基于正交设计的半敞开式隧道火灾模型试验
为了研究竖井不同尺寸参数组合变化时, 自然通风半敞开式隧道发生火灾时的防排烟性能, 文章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小尺寸模型试验, 选取竖井宽度、 高度、 组间距以及每组竖井数量作为可控因子, 选择顶棚附近最高烟气温度、 烟气扩散速率和烟气沉降速率作为考核指标, 分别得到了降低顶棚附近最高烟气温度、 减小烟气蔓延速率和烟气沉降速率的竖井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各工况顶棚附近最高烟气温度均小于 100℃, 竖井宽度对顶棚附近最高烟气温度影响最大, 而竖井高度对烟气扩散速率和烟气沉降速率影响均比较大, 竖井组间距对烟气扩散速率影响显著。
2017 Vol. 54 (2): 163-169 [摘要] ( 807 ) [HTML 1KB] [PDF 2157KB] ( 1805 )
170 周翠红 1 杨长顺 1,2 曾 萌 1,2 陈 鹏 1
碟式离心机应用于泥水分离的试验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泥水平衡盾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泥水的分离效率,增加水的循环使用率, 减少废水排放, 文章使用碟式离心机进行泥水分离试验, 该种类型的离心机具有大量的碟片,可降低沉降高度、 增大沉降面积。试验中首先进行清水和粘土、 细砂的混合液分离试验, 分析分离前后混合液的浊度、 物料的去除率, 然后通过配置盾构用泥浆并与粘土、 细砂混合后进行分离, 分析分离前后物料浊度、 粒度并对添加盾构泥浆前后的混合液稳定性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 碟式离心机适用于泥水盾构的泥水处理, 对粒径 40 ~60 μm的粒子去除效果良好; 去除率均在 90%以上且分离效果与分离时间呈正比; 分离后物料的稳定性增强、 浊度降低, 中位径D50显著变小。研究成果为实现泥水高效分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2017 Vol. 54 (2): 170-176 [摘要] ( 879 ) [HTML 1KB] [PDF 1258KB] ( 1665 )
177 张治国 1, 2 白乔木 1 姜蕴娟 1 王卫东 3
邻近隧道及周围地层受深基坑开挖影响的现场监测研究
深大基坑施工诱发的运营隧道变形以及周围土体沉降等施工问题,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控制和风险评估中受到日益关注。文章基于上海市交响乐团在建基坑工程, 结合运营隧道以及基坑围护结构监测数据, 分析了基坑不同开挖阶段周边地表沉降、 地下连续墙变形、 运营隧道收敛变形以及竖向位移的规律和特点。实测结果表明: 周边地表总体呈下沉趋势, 大致呈抛物线型分布; 坑外土体侧斜和围护墙体侧移具有基本相同的变化规律, 且均向基坑内侧移, 开挖深度对土体侧移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隧道的水平附加收敛表现为向外拉伸, 随基坑开挖的进行, 收敛变形增幅明显; 隧道净沉降曲线与基坑周围土层、 围护结构变形曲线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地下连续墙两侧 SMW工法加固可有效控制隧道、 坑外地表以及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研究成果可为正确制定软土城区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的保护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7 Vol. 54 (2): 177-184 [摘要] ( 1058 ) [HTML 1KB] [PDF 3097KB] ( 1395 )
施工技术
185 郑 刚 1, 2 张晓双 1, 2
注浆处治盾构下穿建筑物渗水沉降的效果分析
天津地铁 3号线盾构下穿某既有建筑物时因地下水渗漏引起建筑物沉降, 文章以注浆抬升处治工程为研究对象, 结合监测数据,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在隧道渗水条件下注浆抬升既有建筑物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注浆点位置、 注浆时间对注浆抬升效果以及对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浅孔注浆时补偿注浆率较高, 所需注浆量明显低于深孔注浆, 但补偿注浆率波动程度较大, 建筑物倾斜显著增加; 深孔注浆时注浆压力导致隧道弯矩急剧增大, 为浅孔注浆时的 3.7倍, 隧道弯矩影响范围均约为注浆区宽度的 1.5倍; 适当增加单次注浆时间, 建筑物倾斜增量较小, 且建筑物测点抬升量显著增加, 补偿注浆率明显增大, 注浆抬升效果更好。
2017 Vol. 54 (2): 185-193 [摘要] ( 847 ) [HTML 1KB] [PDF 4334KB] ( 1371 )
194 赖金星 1 邱军领 1 牛方园 1,2 樊浩博 1,4 汪 珂 1,3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塌方处治及效果分析
为研究软弱黄土隧道塌方处治效果, 文章以宝天高速某隧道洞口段塌方治理工程为依托, 分析了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 提出采用超前大管棚与注浆小导管相结合、 洞内与地表共同治理的综合处治措施, 并通过现场实测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处治效果。结果表明: 地形浅埋偏压、 设计偏于不安全、 降雨通过地表裂缝浸泡围岩等因素最终导致隧道坍塌、 地表塌陷; 处治后塌方段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变形及受力在 20 d后趋于稳定, 且均未发生异常变化, 处治效果良好; 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规律基本一致, 相关变化值都在规范的允许范围之内, 处治后隧道结构处于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隧道工程塌方处治提供借鉴。
2017 Vol. 54 (2): 194-201 [摘要] ( 957 ) [HTML 1KB] [PDF 3680KB] ( 1500 )
202 宋志荣
二郎山特长深埋隧道通风斜井反井法施工技术
结合二郎山特长公路隧道工程实例, 文章针对隧道施工中遇到的难题, 提出了在斜井对主洞掘进任务起不到辅助作用时, 通过主洞反向施工斜井的施工方案。文章重点阐述了联络通道上跨主洞、 地下风机房挑顶、各交叉口施工、 斜井出洞等关键施工技术, 可为今后类似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2017 Vol. 54 (2): 202-206 [摘要] ( 984 ) [HTML 1KB] [PDF 2404KB] ( 1542 )
207 陈文尹
微振爆破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硬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青岛地铁 3号线青人区间隧道处于微风化花岗岩地层, 浅埋下穿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和中山路人防裸洞室群, 周边环境复杂。为确保古建筑群的安全和防止裸洞室群坍塌, 文章通过现场试验, 验证爆破安全判据; 采用大直径超前掏槽空孔、 直眼掏槽逐孔延时起爆、 分区孔内外毫秒延迟起爆网络、 周边预钻减振孔、 周边孔隔孔装药、 时空降振等综合减振技术措施, 成功穿越文物保护建筑和人防裸洞室群, 形成的微振爆破技术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7 Vol. 54 (2): 207-212 [摘要] ( 879 ) [HTML 1KB] [PDF 1533KB] ( 1868 )
213 王联平
山区软岩大跨度四线铁路车站隧道防排水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在浅埋且围岩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 确保大跨度隧道衬砌表面不渗不漏、 排水系统通畅、 填充混凝土面干燥无积水, 是隧道长期安全运营的基本要求, 也是国内外工程实践过程中的难题。文章以贵昆线六盘水至沾益段增建二线工程乌蒙山二号隧道出口段四线车站隧道为例, 系统研究了浅埋与深埋段大跨度隧道防排水关键技术要点, 创新性地提出了浅埋隧道防排水施工的改进措施, 并总结归纳了防水板以及排水管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017 Vol. 54 (2): 213-217 [摘要] ( 821 ) [HTML 1KB] [PDF 1219KB] ( 1841 )
现代隧道技术
 

编 辑 部 公 告

 
 
关于召开“一带一路”西北国际智能交通发展大会高峰论坛暨交通产业博览会的通知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声明
“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公路节能照明与安全防灾新材料试验室科普传播委员会”暨“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家技术委员会”在皖成立
国际隧协2018颁奖大会璀璨落幕 中国力压群芳收获五大奖项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公告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声明
《现代隧道技术》杂志专栏征稿启事
2020 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 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征文通知
2019 年第十届全国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科技论坛(1 号通知)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通知
                  更多 
 

本 刊 广 告

 
 
                  更多 
 

友 情 链 接

 
 
   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科技情报中心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
                  更多 
 
版权所有 ©2011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蜀ICP备1500922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