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汪波1, 郭新新1, 何川1, 吴德兴2.当前我国高地应力隧道支护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浅析[J]. 现代隧道技术, 2018,55(5): 1-10 |
[2] |
周 勇1 杨林松2.公路隧道灾害事故分析及其风险评价[J]. 现代隧道技术, 2013,50(5): 18-22 |
[3] |
李辉1 于少辉1 杨朝帅1 白中坤1 朱得华2.富水砂质围岩超前预加固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分析[J]. 现代隧道技术, 2013,50(4): 128-137 |
[4] |
廖沛源 郑国强 袁 松.采空区地层变形产生的隧道附加荷载及变形容许值计算与分析[J]. 现代隧道技术, 2013,50(3): 72-78 |
[5] |
张恒祥.永临结合的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方法[J]. 现代隧道技术, 2013,50(3): 179-182 |
[6] |
龚伦, 孙克国, 仇文革.大变形隧道初期支护受力特征及对策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12,49(6): 70-74 |
[7] |
武建广,朱洪莹.软岩大变形隧道围岩分级及支护参数适宜性探讨[J]. 现代隧道技术, 2012,49(4): 10-16 |
[8] |
王金龙.武汉地铁越江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及力学特性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12,49(3): 87-93 |
[9] |
张天明.浅谈盾构下穿建筑物掘进参数控制[J]. 现代隧道技术, 2012,49(2): 92-98 |
[10] |
刘海1, 2, 沈军辉1, 陈华1, 王旭东2, 邴国林1.穿越古滑坡川主寺隧道围岩破坏特征及稳定性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12,49(1): 53-59 |
[11] |
李翔宇, 王志良, 刘铭, 李明宇.基于管片错台的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纵向变形安全评估[J]. 现代隧道技术, 2011,48(6): 27-31 |
[12] |
毕卫国1, 田岗1, 张耀庆2, 杨绍山1, 孔祥洋1.运用灰色理论预测隧道变形的探讨[J]. 现代隧道技术, 2011,48(6): 53-57 |
[13] |
任洋, 李天斌.基于层次分析的可拓学理论围岩大变形预测方法及应用[J]. 现代隧道技术, 2011,48(4): 6-12 |
[14] |
刘国庆.木寨岭隧道软岩大变形段支护措施研究[J]. 现代隧道技术, 2011,48(4): 142-147 |
[15] |
王秀英1, 刘维宁1, 赵伯明1, 贺美德2, 李孔明1.预切槽技术及其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J]. 现代隧道技术, 2011,48(3): 22-2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