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现代隧道技术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理事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下载中心  |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二维码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现代隧道技术
 
2016年 53卷 3期
刊出日期:2016-06-25

研究与研讨
特约稿
分析与计算
施工技术
   
特约稿
1 钟长平1,3 竺维彬2 邱小佩4 李世佳1 陈 和2 黄威然1 周翠英3
盾构施工“衡盾泥”辅助新工法研究
针对传统泥膜护壁工法存在的不足,文章阐述了盾构辅助施工新材料——“衡盾泥”的工程特性和研发历程,重点分析了“衡盾泥”用于盾构带压开舱泥膜护壁的工法及工艺,并对富水砂层、裂隙发育岩层、卵石地层、上软下硬地层等异常困难地质条件下“衡盾泥”泥膜护壁工法的应用实例进行了剖析。实践表明,“衡盾泥”泥膜护壁简化了传统泥膜制作程序,其气密性和隔水性强,保压效果好,耐久稳定,能保证开舱作业的安全并提升工作效率。该工法对类似地层和工况下保证盾构带压开舱安全并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2016 Vol. 53 (3): 1-7 [摘要] ( 2337 ) [HTML 1KB] [PDF 3797KB] ( 2353 )
研究与研讨
8 陈 馈1,2 曲传咏1 冯欢欢2
盾构掘进数字化实验平台研究与应用
针对数字化实验技术在我国盾构装备设计与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用不足的现状,文章以开发盾构掘进数字化实验平台为出发点,在论述盾构掘进数字化实验技术重难点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所涉及的参数化地质力学建模、参数化刀盘刀具建模与分析、盾构掘进总载荷分析、界面支护力与岩土变形分析、刀盘系统掘进过程全物理数字化仿真等五大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数字化实验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够为盾构设计、制造及施工提供参考。
2016 Vol. 53 (3): 8-18 [摘要] ( 1176 ) [HTML 1KB] [PDF 4124KB] ( 1760 )
19 苑郁林1 赖远明2
寒区隧道围岩冻融冻结环境识别和类别划分研究
针对寒区隧道围岩冻融、冻结环境的差别以及分类问题,文章提出了围岩冻融、冻结的三个控制要素——冻结指数、围岩裂隙水和围岩冻融敏感性。利用冻结指数不同段落值加之围岩冻融敏感性,将寒区隧道围岩区分为两大类:冻融围岩和永冻围岩,并利用围岩冻融敏感度细划分成4个子类,从而提出了寒区隧道围岩冻融、冻结环境的判别标准。基于此标准,分析了寒区隧道不同类型围岩的特性及病害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重点研究方向。
2016 Vol. 53 (3): 19-25 [摘要] ( 1347 ) [HTML 1KB] [PDF 1407KB] ( 2040 )
26 潘国兵1,2 梁 波1,2 皮宇航3 肖 尧2 崔璐璐1,2 何世永2
基于反应时间的隧道照明缩尺模型集成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反应时间是隧道照明安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研究不同隧道照明参数下司机的反应时间,可以进一步深入优化现有隧道照明设计方法。文章以反应时间为研究着手点,利用眼动测试技术,创新性地研制出可模拟真实隧道行车视觉环境和照明环境的隧道照明室内缩尺模型集成系统,并借助该系统对不同亮度、均匀度和灯具仰角工况下试验人员的反应时间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隧道路面亮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规律符合韦伯-费西勒定律,对比度0.6时试验人员反应时间较短;相比识别时间而言,察觉时间对路面亮度均匀度更敏感,路面均匀度过高对反应时间反而不利;灯具仰角过大易造成眩光,从而延长人员反应时间。隧道照明室内缩尺模型集成系统的创新性研制为研究隧道照明各参数对司机反应时间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条件,对我国隧道照明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6 Vol. 53 (3): 26-32 [摘要] ( 1157 ) [HTML 1KB] [PDF 3028KB] ( 1717 )
33 丛 宇1,2,3 郭 徽4 郑颖人3 冯夏庭2 阿比尔的2,3 王在泉1
岩石地铁工程的围岩分级方法研究
在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的岩体质量分级基础上,文章运用图解法量化对比围岩分级方法,并结合地铁工程特点提出了反映工程跨度影响的岩石地铁工程围岩分级方法,包括:改进与调整现有围岩分级中围岩定性特征分级,同时改进各级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值,使定性分级和定量分级协调一致;依据岩体质量和工程跨度分级的思想,给出区间隧道与车站隧道的亚级分级及其相应的BQ值,量化岩石地铁工程围岩自稳能力。通过对重庆轨道交通1#、6#线的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和围岩分级的调研,在同样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与国标相比,采用本文提出的岩石地铁工程围岩分级方法,区间隧道砂质泥岩有1/3的Ⅳ级围岩可以提升为Ⅲ级围岩;车站隧道砂岩约有80%的Ⅳ级围岩可以提升为Ⅲ级围岩。
2016 Vol. 53 (3): 33-41 [摘要] ( 1231 ) [HTML 1KB] [PDF 2308KB] ( 1418 )
42 黄 舰
青岛地铁区间隧道双护盾TBM地质适应性分析
文章以青岛地铁2号线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影响双护盾TBM掘进效率的地质因素以及青岛地铁区间隧道双护盾TBM的地质适应性。研究结果及双护盾TBM实际掘进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就围岩的抗压强度、完整性、耐磨性等指标来说,青岛地铁隧道工程比较适合于采用双护盾TBM掘进技术。基于施工实践,文章针对软弱围岩条件下的双护盾TBM掘进作业提出了改良建议。
2016 Vol. 53 (3): 42-46 [摘要] ( 1215 ) [HTML 1KB] [PDF 1935KB] ( 2010 )
47 靳引利1,2 王 琳1 李 阳1 蒋德成1
公路隧道机电系统的结构划分及有效度评价
针对隧道机电系统运营中的有效度评价问题,文章研究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的功能及各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对隧道机电系统进行结构划分,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用决策树分层处理各类检测数据,应用专家法确定各层评价因素的权值,建立了设备、子系统与整体有效度评价模型,得到了一种系统性的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机电系统硬件设备与软件功能的交互作用、客观状态及实际的功效,系统性强。
2016 Vol. 53 (3): 47-53 [摘要] ( 1065 ) [HTML 1KB] [PDF 4747KB] ( 1921 )
分析与计算
54 沈才华1, 2 张 兵1 胡康明1 王 媛1
基于D-P系列准则下的隧道围岩蠕变模拟研究
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及掌子面的不同部位其应力状态不同,但在常规模拟预测时常采用与一种应力状态匹配的DP模型及试验参数模拟预测整个模型的应变状态,不符合实际情况,必将产生误差。文章针对ABAQUS自带的D-P屈服准则耦合时间硬化率蠕变模型,分析了不同D-P系列屈服准则、不同硬化参数下蠕变模拟预测不对应的应力状态时所产生的误差。研究表明,误差不仅与屈服准则有关,岩石在不同类型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因子(硬化参量)比值[λ]对误差影响也很大,且误差率改变率与[λ]成正比关系。当[λ≠1]时存在误差平衡点P,该点处误差为0。在点P左侧,模拟误差绝对值随应力增大而减小;在点P右侧,模拟误差绝对值随应力增加而增加。假设采用线性强化模型时,可建立预测不同类型应力状态的蠕变误差修正经验公式,更准确地指导设计施工。
2016 Vol. 53 (3): 54-62 [摘要] ( 1433 ) [HTML 1KB] [PDF 3566KB] ( 1918 )
63 温 森1,2 刘予会2 杨圣奇1 贺子奇2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圆形洞室围岩流变变形研究
在许多情况下非线性Hoek-Brown经验准则比较符合实际,但对采用该准则且考虑围岩流变特性的洞室变形解析解研究较少。基于此,在前人基础上采用广义Hoek-Brown准则研究理想弹-脆-塑性岩石流变效应下的围岩变形。首先,为了简化推导过程,假设围岩体积不变,依据广义Hoek-Brown准则推导了围岩的流变变形解析解;其次,为了接近工程实际,考虑体积的变化,采用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了围岩的流变变形解析解;最后,分别选取宾汉姆体和西原体作为流变模型计算了两种推导的情况。结果表明,h值越大即膨胀角越大,围岩的流变变形越大;若不考虑体积变化,计算的流变变形偏小。
2016 Vol. 53 (3): 63-67 [摘要] ( 1365 ) [HTML 1KB] [PDF 1263KB] ( 1882 )
68 尹蓉蓉
岩体隧道衬砌长期承载力时变可靠度分析方法初探
针对岩体隧道衬砌长期承载力可靠度分析,文章分别以初始时刻及现时刻为分析时间起点,建立了考虑抗力随时间变化的使用期内隧道衬砌承载力可靠性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某海底公路岩体隧道为例,对海域Ⅲ级(Ⅳ类)围岩下衬砌在不同使用期内的长期承载力可靠度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1)随着运营时间增加,岩体隧道计算断面衬砌的长期承载力可靠度指标不断减小;(2)该隧道计算断面衬砌拱腰处的承载力可靠度指标最大,最大弯矩处的承载力可靠度指标最小,即计算断面衬砌在弯矩最大处最不安全;(3)隧道运营60 a时计算断面最大弯矩处衬砌的有效概率大于99%,60 a之后至其有效期(100 a),有效概率在95%~99%之间。在设计使用期内,该隧道计算断面拱顶、拱腰和最大弯矩处衬砌的有效概率均大于99%。
2016 Vol. 53 (3): 68-73 [摘要] ( 1076 ) [HTML 1KB] [PDF 1782KB] ( 1936 )
74 王天佐1 王常明1 姚爱军2 吴 谦1 张海明2 王兆辉2
基于时间序列的地铁横通道拱顶沉降预测
长春地铁一号线某车站竖井横通道采用CRD工法施工,施工期间对横通道内变形情况进行监测。由于后期通风道的架设对沉降监测造成困难,有必要对典型断面拱顶沉降进行预测。选取马头门处拱顶沉降数据进行预处理后,结合其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截尾性特点,选择时间序列ARMA模型。根据其自协方差函数的递推式和MA模型的谱密度函数初步确定参数值,后利用Newton迭代算法对参数进行寻优。利用横通道开挖后的前100 d沉降数据建立模型,预测101~110 d的沉降值并对比回归预测值与实际监测数据以检验其可行性。结果显示,预测10 d中的前5 d的结果误差明显比回归预测的小,且随着时间增长,与回归预测结果趋于一致。证明时间序列在短期预测方面较回归分析有较大的优势,可用于工程实践。
2016 Vol. 53 (3): 74-81 [摘要] ( 1256 ) [HTML 1KB] [PDF 1852KB] ( 1674 )
82 林志斌1 李元海2 刘继强3
软土基坑变形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软土基坑开挖引起的土工公害问题日益突出。为得到软土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坑变形时空演化规律,文章以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站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建立考虑淤泥地层蠕变特性影响和混凝土支撑强度随时间变化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分析了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支撑内力等随基坑开挖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坑的逐步开挖,基坑桩最大位移位置将逐渐下移,桩位移形态由“前倾形”变为“弓形”,桩最大位移与基坑开挖时间大致呈指数衰减关系;基坑两侧地表沉降沿横向均呈“凹槽”分布模式且在距基坑边缘约6.5 m处出现沉降最大值,该值大小与开挖时间呈线性关系。
2016 Vol. 53 (3): 82-90 [摘要] ( 1147 ) [HTML 1KB] [PDF 5785KB] ( 2003 )
91 梁 禹1 阳军生1 林 辉2
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上浮与受力研究
基于对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上浮原因的分析,文章对长沙市南湖路湘江公路隧道典型管片断面上浮情况进行了介绍。基于此,对管片截面进行力学分析,结合弹性力学方法并考虑管片在上浮力作用下对上覆浆液体或土体的压缩作用,计算得到管片最终上浮量。通过对上浮计算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地质条件、浆液质量、螺栓剪力、千斤顶残余分力等计算参数对管片最终上浮量的影响。之后,基于工程实例验证了上浮量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反推得到了管片截面所受上浮力。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与工程实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抗浮措施。
2016 Vol. 53 (3): 91-97 [摘要] ( 1194 ) [HTML 1KB] [PDF 2793KB] ( 1988 )
98 胡 珉1,2 周胜臣1,2 蒋华钦2,3
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施工参数对管片渗漏影响规律研究
文章针对大直径盾构施工中渗漏风险的控制问题,以盾构施工参数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评价策略融合方法提取渗漏关键特征,设计了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关键特征进行组合分析和渗漏预测,得到了管片渗漏规律并进行了渗漏机理分析,提出了解决渗漏问题的施工参数优化方法。在工程实践中,以上海软土地层中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的实测数据为例,对渗漏进行预测并优化施工参数,文章提出的施工参数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渗漏发生率,提高施工质量。
2016 Vol. 53 (3): 98-104 [摘要] ( 1155 ) [HTML 1KB] [PDF 2031KB] ( 2034 )
105 何桂珍1 杨 军2
地铁隧道收敛变形监测方法的研究
针对地铁隧道施工和运营中的变形情况,利用地面激光扫描技术快速采集地铁隧道点云数据,对所采集的海量散乱点云进行去噪、配准等内业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应用分层切片技术获取断面,通过断面点应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将计算值与设计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收敛情况。为了监测不同期相同段的变形情况,特采集两期测量数据,并求出变化量曲线以及分析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收敛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强度,缩短了变形监测周期,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
2016 Vol. 53 (3): 105-110 [摘要] ( 1385 ) [HTML 1KB] [PDF 2495KB] ( 1953 )
111 袁柳峰1,2 漆泰岳1,2 胡 燊1,2 赵玉东1,2
地铁车站的有限元可靠度设计
传统的隧道结构设计方法是采用安全系数法进行设计,但由于地下工程所处地下环境复杂,安全系数法不能体现出结构的变异性。为了验证可靠度设计方法在隧道结构设计中的科学性,文章以一座马蹄形暗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为例,运用ANSYS,采用响应面法,以衬砌结构变形位移作为极限方程,计算获得衬砌结构断面可靠指标的分布图,将可靠指标最低的截面及可靠指标突变的截面作为地铁车站的“控制截面”,并与传统设计的安全系数法进行比较,两者取得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可靠度设计在进行工程结构设计和评价时,比传统方法更为直观且更具科学性,因而可靠度设计方法将逐步取代安全系数法成为未来隧道结构设计的主要方法。
2016 Vol. 53 (3): 111-117 [摘要] ( 1136 ) [HTML 1KB] [PDF 2580KB] ( 1896 )
118 高丙丽 任建喜
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地铁施工造成的邻近管线危害及其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查法得到了地下管线因地铁施工而产生的主要破坏形式;基于专家调查法得出地铁施工对邻近管线变形的一级影响因素主要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管隧距离、施工因素和管线特性;二级影响因素主要有:管线水平距离、管线垂直距离、施工方法、管线大小、管内压力、管线埋深、管线接头形式、管线与隧道角度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了不同管线的风险等级,给出了不同安全风险等级的管线保护措施,建立了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为管线安全管理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2016 Vol. 53 (3): 118-123 [摘要] ( 1255 ) [HTML 1KB] [PDF 1085KB] ( 1914 )
124 赵 峻
全断面砂性地层泥水平衡盾构刀具磨损理论分析
文章详细分析了刀盘刀具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切削土体的受力特性,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砂性土地层中深埋泥水平衡盾构刀具磨损计算方法。通过求解土体剪切破坏平衡方程,得到了单个刮刀的受力特点,并最终通过求和的方式得到了整个刀盘的理论扭矩。通过刀盘理论扭矩和实测扭矩的对比,提出了刀盘磨损系数的概念。在背景工程中的应用表明:刀盘磨损系数在0.8上下时可以持续推进;刀盘磨损系数低于0.75时呈现为快速下降的趋势;刀盘磨损系数低于0.5时,宜进行刀具更换。背景工程施工中更换刀具后,应用该方法计算的理论扭矩和实测扭矩基本接近,进一步验证了文章所提研究方法的可靠性。
2016 Vol. 53 (3): 124-130 [摘要] ( 1139 ) [HTML 1KB] [PDF 2669KB] ( 1729 )
131 陈 润
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实度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由于灌砂孔位置处的基槽深浅程度不一,以及灌砂压力与水砂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沉管隧道基础灌砂后可能会出现砂盘局部不密实的情况,从而导致砂盘基础受力不均匀,引起管段结构开裂,并对沉管结构受力及接头防水等造成较大的影响。文章依托汾江路南延线沉管隧道工程,建造等比例试验模型,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提出采用面波法和弹性波映像法综合检测沉管隧道砂基础的密实度。通过大量检测数据分析,提出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实度评判因子R,并建立评判因子与砂基础实测密实度对应的关系。该研究成果填补了现有沉管隧道砂基础密实度无损检测技术的空白,对沉管隧道安全施工及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6 Vol. 53 (3): 131-136 [摘要] ( 1047 ) [HTML 1KB] [PDF 3764KB] ( 1662 )
137 张院生1,2 高永涛1,2 王 喆3 柴金飞1,2 李 健1,2
基于SA-PSO混合算法的微震定位研究
在综合分析模拟退火法和粒子群算法各自搜寻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模拟退火法具有较强跳出局部最优的特性和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得到一种搜寻能力更强的SA-PSO混合算法,并将该混合算法应用于微震定位领域。研究结果表明,SA-PSO混合算法比SA和PSO算法的定位误差小。在模型计算中采用SA-PSO混合算法,不论波速已知或未知,在非检波器阵列对称面上震源的空间定位误差均在1 m以内;当波速以±1%,±3%,±5%随机浮动时,除距离较远的震源点M6外,定位误差均在50 m以内。最后以建有微震监测系统的冬瓜山铜矿进行工程验证,定位精度约为30 m,满足工程需求。
2016 Vol. 53 (3): 137-145 [摘要] ( 1150 ) [HTML 1KB] [PDF 2263KB] ( 1807 )
施工技术
146 陈其学1 何 成2 权晓亮2
非煤系地层隧道施工期瓦斯涌(突)出灾害分析研究
瓦斯是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之一,非煤系地层瓦斯涌(突)出相比煤系地层瓦斯涌(突)出具有随机性、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因此该类瓦斯隧道的瓦斯灾害危害性更大。文章以鹧鸪山隧道为依托,在对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瓦斯等级测定和压力测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非煤系地层隧道瓦斯的形成原因、涌(突)出机制,并提出了瓦斯异常涌(突)出的危险性预判判据,对非煤系地层瓦斯隧道的研究、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6 Vol. 53 (3): 146-150 [摘要] ( 1230 ) [HTML 1KB] [PDF 1971KB] ( 1937 )
151 周明凯 席锦州
综合地质预报技术在都良隧道动态设计中的应用
都良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风险高。为避免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在施工期间选择了“以地质法为基础,中长距离与短距离物探技术相结合,辅以超前水平钻”的综合地质预报技术。通过对高风险段的综合预报,准确预报了不良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情况,为隧道施工方案制定和设计参数动态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保障了施工安全,对同类隧道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2016 Vol. 53 (3): 151-156 [摘要] ( 1085 ) [HTML 1KB] [PDF 2971KB] ( 2019 )
157 陈智强
城市连拱隧道下穿挡墙段出洞方案优化与监测分析
对于单向掘进的隧道,安全出洞是隧道顺利贯通的关键工序。文章以厦门金榜连拱隧道下穿挡墙段出洞为例,结合出洞口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对隧道出洞方案进行优化,并根据出洞施工监测数据,对施工中围岩和挡墙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将原37 m明挖出洞方案优化为靠山体一侧10 m暗挖、其余27 m洞顶加盖暗挖的方案,保留了原有挡墙和山体,降低了隧道施工噪音、粉尘等污染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节省了工期,使隧道出洞做到了安全、环保施工;(2)隧道出洞27 m洞顶加盖暗挖施工具有降低施工污染和兼作二次衬砌外侧模板的作用;(3)受外凸挡墙和山体的影响,左洞洞周收敛和拱顶沉降都是最大的,由于施作了两侧双排?159钢管注浆围护桩,洞顶加盖暗挖段各洞洞周收敛均较小,收敛值在15 mm之内; (4)隧道施工过程中,整个挡墙及其所保护的山体基本上是向没有外力约束的临空面移动,而该方向正是隧道施工扰动的方向。
2016 Vol. 53 (3): 157-163 [摘要] ( 1191 ) [HTML 1KB] [PDF 2905KB] ( 1734 )
164 陈 昇 马忠政
盾构微扰动技术在下穿机场主跑道中的应用
盾构施工要满足对周边环境微扰动的要求,需综合考虑设计、施工、监测等技术。文章以盾构区间下穿机场主跑道工程为例,针对盾构施工引起的短期、长期沉降进行数值计算分析,通过采用试验段施工拟定的施工参数、新型大比重同步注浆浆液以及自动化无棱镜实时扫描监测技术,顺利完成了软土地区盾构微扰动穿越机场主跑道的掘进作业。监测结果显示,拟定的施工参数满足微扰动要求,且采用新型同步注浆浆液1 a后的跑道沉降稳定可控。
2016 Vol. 53 (3): 164-169 [摘要] ( 1094 ) [HTML 1KB] [PDF 2411KB] ( 1627 )
170 王立军
超大断面四联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连拱隧道由于跨度大及分多步开挖多次扰动土体,造成地表沉降明显,给施工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文章以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哈尔滨南站—哈达站区间四连拱隧道段工程为背景,对大断面四连拱隧道双侧壁+中导洞法的施工工法展开研究,主要阐述了双侧壁+中导洞工法的原理和特点、施工步骤、关键技术等, 可为类似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6 Vol. 53 (3): 170-176 [摘要] ( 1251 ) [HTML 1KB] [PDF 3381KB] ( 2091 )
177 李丽民1 赵文虎2 周 基1 刘卫东1
砂卵石地层浅埋隧道下穿施工时建筑物沉降控制
控制地面建筑物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是浅埋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针对砂卵石地层自稳能力差、施工时易出现局部坍塌的特点,通过试验段施工,文章提出了砂卵石地层浅埋隧道下穿施工时建筑物沉降控制标准、合理的地层加固方案和开挖施工方法。监测结果表明建筑物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2016 Vol. 53 (3): 177-182 [摘要] ( 1085 ) [HTML 1KB] [PDF 3811KB] ( 1739 )
183 王 岩 薛 炜 付春青 薛建领 王贺旺 刘军伟
北京地铁某工程杂填土地层地面注浆加固技术及应用
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工程廖公庄车站地层含大面积建筑、生活及工业垃圾等杂填土。填土性质差异较大,总体呈松散状态,开挖过程中极易发生坍塌。通过现场注浆试验,确定对杂填土地层采取地面深孔注浆加固的施工方案。实践证明,地面注浆工期短,地层加固效果好,掌子面浆液明显,且开挖过程稳定,施工速度快。
2016 Vol. 53 (3): 183-188 [摘要] ( 1098 ) [HTML 1KB] [PDF 5552KB] ( 1660 )
189 万永昌
锚桩在隧道洞身段穿过泥石流堆积体中控制变形的应用技术
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红桥关隧道进口D2K253+935~D1K255+040段穿越泥石流堆积体,施工中遇到了支护体系变形等问题。文章分析了支护体系破坏机理和特征,提出了采用“锚桩”结构等施工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表明,“锚桩”结构可以增强初期支护体系的纵向刚度和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初期支护体系的整体沉降和变形,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提高隧道施工掘进效率。
2016 Vol. 53 (3): 189-194 [摘要] ( 1210 ) [HTML 1KB] [PDF 4325KB] ( 2138 )
195 张茵涛
砂层隧道预加固咬合桩施工技术与费用分析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上白隧道全长1 717 m,全隧洞身范围均穿越不同厚度的干燥粉细砂层,存在涌砂、突砂风险。通过研究干燥粉细砂层的物理力学特性并经过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以预加固咬合桩为核心技术的施工工艺。鉴于相关行业对此工艺无明确定额标准,文章对预加固咬合桩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难点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对施工费用进行了单价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借鉴使用。
2016 Vol. 53 (3): 195-201 [摘要] ( 1173 ) [HTML 1KB] [PDF 2122KB] ( 1953 )
202 代鸿明
运营铁路隧道水害引发的仰拱起鼓及衬砌开裂防治技术研究
铁路隧道,尤其是铺设无砟轨道的铁路隧道在运营期间因水害引发的仰拱填充、轨道等起鼓或衬砌结构开裂是非常难以处理且危害较大的工程灾害之一。文章以近年来开通的铁路隧道,尤其是西南山区岩溶发育地段铁路隧道为例,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践对水害引发的仰拱起鼓及衬砌开裂的原因、治理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对于类似工程条件下的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6 Vol. 53 (3): 202-206 [摘要] ( 1675 ) [HTML 1KB] [PDF 1789KB] ( 2678 )
207 刘 灿 杜永强 鲍广政 程 真
红粘土隧道初期支护结构沉陷开裂机理分析与处治对策
渝黔铁路青冈山隧道穿越红粘土地层,施工中出现初期支护结构大变形及大面积开裂的问题。文章对青冈山隧道的地层条件以及初期支护结构变形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初期支护结构沉陷开裂的原因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径向管棚注浆、初期支护加强、挑顶换拱相结合的综合处治对策。实践表明,该处治对策是合理有效的,对类似地质区隧道沉陷开裂处治具有参考价值。
2016 Vol. 53 (3): 207-211 [摘要] ( 1244 ) [HTML 1KB] [PDF 1882KB] ( 2043 )
现代隧道技术
 

编 辑 部 公 告

 
 
关于召开“一带一路”西北国际智能交通发展大会高峰论坛暨交通产业博览会的通知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声明
“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公路节能照明与安全防灾新材料试验室科普传播委员会”暨“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家技术委员会”在皖成立
国际隧协2018颁奖大会璀璨落幕 中国力压群芳收获五大奖项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公告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声明
《现代隧道技术》杂志专栏征稿启事
2020 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 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征文通知
2019 年第十届全国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科技论坛(1 号通知)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通知
                  更多 
 

本 刊 广 告

 
 
                  更多 
 

友 情 链 接

 
 
   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科技情报中心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
                  更多 
 
版权所有 ©2011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蜀ICP备1500922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