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现代隧道技术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理事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下载中心  |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二维码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现代隧道技术
 
2011年 48卷 4期
刊出日期:2011-08-25

研究与探讨
分析与计算
规划与设计
施工技术
施工设备
   
研究与探讨
1 张梅1, 肖广智1, 赵西民2, 孙国庆3
张集铁路旧堡隧道F3断层带突水突泥处治技术
 张集铁路旧堡隧道穿过古老的太古界变质岩地层,地质复杂,围岩软弱,多次发生突水突泥,使支护受到破坏,施工长时间受阻。通过采用“泄水降压、注浆加固、管棚支护、两端夹击”的治理原则和有效的施工方案,使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2011 Vol. 48 (4): 1-5 [摘要] ( 4174 ) [HTML 1KB] [PDF 0KB] ( 843 )
6 任洋, 李天斌
基于层次分析的可拓学理论围岩大变形预测方法及应用
围岩大变形是地下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一种,为探讨准确而快速地预测围岩大变形,文章将层次分析法和可拓学理论方法与围岩大变形预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的可拓学理论围岩大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是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运算的基础上,通过选取能够反映和体现围岩大变形的几项重要参数指标(本文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主应力值、强度应力比、弹性模量四项指标),建立围岩大变形预测的物元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值,通过实际围岩大变形等级的关联度计算,最终确定围岩大变形等级;并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取得的围岩大变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能够运用一定的基础数据对围岩大变形作出预判,对工程建设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1 Vol. 48 (4): 6-12 [摘要] ( 2064 ) [HTML 1KB] [PDF 0KB] ( 595 )
13 索然绪1, 王艳艳2
瑞利波作用下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设防长度
  隧道洞口段是隧道抗震设计的薄弱部位,文章从瑞利波动方程出发,推导了洞口段地层在瑞利波作用下的峰值位移、峰值加速度和地层曲率的计算公式,并探讨了洞口段抗震设防长度。分析结果表明:在瑞利波作用下,地层位移、曲率和加速度随隧道埋深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因此当洞口埋深达到一定程度后,地层对隧道的强加位移已很小,无需再设防;现行隧道设计规范规定的洞口段抗震设防长度偏短,应延长。最后,结合汶川地震隧道洞口段破坏长度,进行了分析验证,分析结论可供隧道抗震设计、灾后重建和今后有关规范修订参考。
2011 Vol. 48 (4): 13-18 [摘要] ( 2047 ) [HTML 1KB] [PDF 0KB] ( 588 )
19 李小坤1, 施成华2, 雷明锋2
硫酸盐侵蚀环境下隧道结构病害等级研究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硫酸盐侵蚀环境下隧道结构病害的具体特征,结合国内外既有的隧道病害等级划分方法,将硫酸盐侵蚀环境下隧道结构病害等级划分为四级,对各级区间的划分界限进行了具体描述,并给出了相应的定量划分方法。
2011 Vol. 48 (4): 19-24 [摘要] ( 2446 ) [HTML 1KB] [PDF 0KB] ( 645 )
25 唐协, 陈贵红, 周仁强
华蓥山隧道硫化氢气体检测及综合整治研究
 华蓥山特长隧道洞身穿越区域性含油地层,残余油气藏的原油在热作用下产生具有较强毒性和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透过衬砌裂缝或渗漏水进入隧道,影响隧道内的卫生标准和洞内行车的舒适性。通过隧道内渗漏水中硫化物和挥发性物质成分的测定,得出渗漏水是带出硫化氢气体的重要通道之一;检测隧道内硫化氢气体浓度的分布,确定硫化氢气体涌出的主要段落。基于隧道内硫化氢气体的涌出通道,制订采用地下水封闭引排、裂缝封堵和加强隧道内运营通风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参照国内外其它行业有关硫化氢气体浓度控制标准,制订了隧道内硫化氢气体的卫生标准和舒适性标准,在无现行规范可循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1 Vol. 48 (4): 25-31 [摘要] ( 4443 ) [HTML 1KB] [PDF 0KB] ( 747 )
32 漆泰岳, 李斌
悬臂掘进机在复杂断面地铁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悬臂掘进机是应用于煤矿煤巷掘进的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将其应用于复杂断面的地铁隧道之中,其适用性与围岩的力学特性和施工工法有直接关系。工程实践研究表明,悬臂掘进机适用于无临时仰拱的台阶法开挖,影响悬臂掘进机掘进效率的围岩力学特性指标主要有: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围岩的裂隙间距,按照这2个指标可将悬臂掘进机的适用性分为3级;掘进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可通过改变通风方式来解决。除此之外,影响悬臂掘进机掘进效率的因素还有:初期支护方式和出碴运输方式,高强树脂锚固锚杆支护系统和连续运输出碴系统是否与悬臂掘进机较好的匹配。通过对悬臂掘进机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情况的分析,探索了在复杂断面地铁隧道之中应用悬臂掘进机的适用性和影响悬臂掘进机掘进效率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且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验证。
2011 Vol. 48 (4): 32-38 [摘要] ( 4476 ) [HTML 1KB] [PDF 0KB] ( 774 )
39 刘超群1, 彭红君2
磁悬浮铁路隧道净空面积及内轮廓的研究
参考国内外磁悬浮列车高速通过隧道引发空气动力学效应的资料,针对TR08常导磁悬浮列车,分隧道长度L≤150 m和L>150 m两种情况,对不同速度目标值下(350 km/h单双线、400 km/h单双线、450 km/h单双线)隧道内轮廓的选取进行了比选分析,分析结果对就磁悬浮铁路隧道轮廓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1 Vol. 48 (4): 39-43 [摘要] ( 4125 ) [HTML 1KB] [PDF 0KB] ( 829 )
44 方恩权
地铁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应用研究
 地铁建设工程作为一项大型工程项目,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风险因素,因而风险管理在地铁工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地铁工程事故经验的探讨,提出了地铁建设工程中风险管理的框架,包括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估、应对以及风险防范措施等,以预防和减轻地铁工程风险,达到降低风险等级的目的。
2011 Vol. 48 (4): 44-48 [摘要] ( 2274 ) [HTML 1KB] [PDF 0KB] ( 646 )
49 沈建国1, 2, 童华炜1, 石山3, 靳善增3
我国现行公路隧道照明规范亟待修正——公路隧道照明节能减排探讨
 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揭示了《JTJ026.1-1999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亟待修正的原因;通过对国内外LED灯隧道照明的研究应用情况的分析及LED灯与传统的高压钠灯的综合对比,指出了隧道照明节能减排的途径和隧道照明由功能化向智能化、人性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1 Vol. 48 (4): 49-54 [摘要] ( 2047 ) [HTML 1KB] [PDF 0KB] ( 594 )
55 杨红军, 徐军哲
盾构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文章结合作者在重庆过江隧道、武汉长江隧道、上海地铁、成都地铁、广州地铁、郑州地铁盾构现场施工的经历,以施工现场的事故为例,对从事盾构现场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可供盾构施工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2011 Vol. 48 (4): 55-58 [摘要] ( 3104 ) [HTML 1KB] [PDF 0KB] ( 767 )
78 李德宏
城市道路隧道悬臂桩围护结构方案分析
在软弱地层中采用明挖法修建隧道时围护结构方案的选择是关键环节之一。文章结合昆明三环路下穿成昆铁路的隧道工程,通过对放坡明挖法、带支撑的钻孔桩围护结构、悬臂桩围护结构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城市隧道建设中采用悬臂桩围护结构的优越性及其技术特点。
2011 Vol. 48 (4): 78-82 [摘要] ( 3203 ) [HTML 1KB] [PDF 0KB] ( 733 )
135 谢文斌1, 吴为义2
大直径泥水盾构下穿钱塘江大堤引起地层沉降的实测分析
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下穿钱塘江防洪堤引起的大堤沉降的发展规律与通常情况下的盾构推进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有着较大的不同,基于杭州市庆春路φ11.38 m盾构过江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下穿江南防洪大堤的施工期间及其后续阶段大堤的沉降进行了长期的观测。文章根据实测沉降数据,主要从沉降发展的时间历程、施工各阶段沉降量所占比例和大堤的沉降槽特征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2011 Vol. 48 (4): 135-141 [摘要] ( 2147 ) [HTML 1KB] [PDF 0KB] ( 586 )
分析与计算
59 郑升宝1, 蒋树屏2, 王晓雯1, 文栋良1
公路隧道减震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文章以嘎隆拉隧道洞口段为原型,拟定了相似关系,选取了围岩和衬砌的相似材料,制作了公路隧道减震试验模型。在试验模型中设置了减震层,选择了振动台模型试验测点的布置位置,制定了加载制度,进行了振动台加载试验;分析了试验结果,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定义了减震率;从应力和应变两方面分析了减震层的动力特性及减震效果,得出减震层的设置对隧道减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011 Vol. 48 (4): 59-64 [摘要] ( 2459 ) [HTML 1KB] [PDF 0KB] ( 594 )
65 黄德中
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土体改良试验研究
 盾构推进时开挖面的稳定对控制沉降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求作为开挖面支撑介质的土砂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软稠度、内摩擦角小及渗透率小等特点,但是一般土壤不能完全满足这些特性,为此需要对开挖面土体进行改良。目前土体改良技术主要是在土体内加入膨润土、泡沫等添加剂来改善土体的性能,但是该技术对于超大直径、工程环境敏感的上海外滩通道工程是否适应值得探讨。为此,以上海外滩通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室内试验、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土体改良技术对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的适应性问题;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泡沫和膨润土对上海典型土体的改良效果;根据模拟推进试验结果确定了添加剂加量、发泡率等参数;最后通过现场试验探讨了改良效果。通过在超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中对土体进行改良,有效地保持了开挖面的稳定,减少了盾构推力与扭矩,刀盘磨损和机械负荷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盾构在土体改良后出土流畅、推进匀速,从而验证了土体改良技术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适用性。
2011 Vol. 48 (4): 65-71 [摘要] ( 3408 ) [HTML 1KB] [PDF 0KB] ( 773 )
72 郭瑞, 何川, 苏宗贤, 彭志忠
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剪力学性能研究
通过对南京长江盾构隧道环向管片接头进行的三组原型抗剪(无螺栓剪切、有螺栓逆剪和有螺栓顺剪)加载试验,分析研究了管片接头在剪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和破坏特征,给出了管片接头混凝土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得到了接头剪力主要由混凝土接触面承担、破坏形式为连接斜螺栓剪切延性破坏的结论。通过对管片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接头处的剪力与轴力比小于接缝面的摩擦系数,管片不会发生相互错动,结构是稳定的。
2011 Vol. 48 (4): 72-77 [摘要] ( 2319 ) [HTML 1KB] [PDF 0KB] ( 577 )
83 李笑, 刘春虎
土压平衡盾构土压平衡比控制的模拟试验研究
为验证采用土压平衡比控制土压平衡(EPB)盾构平衡推进的有效性,设计了适于盾构EPB电液模拟试验系统的土压平衡比控制结构,并研究了盾构在推进速度和土质变化干扰下的土压平衡比控制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土压平衡比控制方法可使盾构在各种干扰下保持土压稳定及盾构平衡推进,可为采用土压平衡比方法辅助管理地层稳定提供参考。
2011 Vol. 48 (4): 83-86 [摘要] ( 2915 ) [HTML 1KB] [PDF 0KB] ( 818 )
87 宓荣三
乔庄隧道穿越软弱围岩施工力学行为分析
 文章以济邵高速公路乔庄隧道为例,应用有限元程序对软弱围岩段隧道实体建模,采用二维弹塑性地层-结构模型模拟隧道施工全过程,得到了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等支护构件的受力和围岩位移收敛状况;同时,通过比较表明,拱顶下沉和拱腰水平收敛以及支护受力现场实测值与理论计算数据两者变化规律基本吻合。由此说明,采用现场动态监控量测与有限元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可为隧道衬砌设计和安全施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2011 Vol. 48 (4): 87-91 [摘要] ( 3024 ) [HTML 1KB] [PDF 0KB] ( 814 )
92 董新平
某大跨度隧道支护破坏原因分析
 文章针对某采用双侧壁导洞法施工的大跨隧道在导洞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护破坏现象,结合实际的净空收敛监控数据对支护内力进行了反分析,重点就支护破坏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导洞下台阶开挖时,导洞内壁会产生较大的水平变形,且后续导洞开挖对先开挖侧导洞临时支护变形影响较大;下台阶位置处临时支护以承受弯曲应力为主,受力状态较为不利,易因弯曲应力过大而导致拉裂破坏;先行开挖侧导洞临时支护在后开挖侧导洞施工的反复影响下,无论是轴向应变还是弯曲应变均明显高于后开挖侧导洞,破坏程度因此也更为严重。
2011 Vol. 48 (4): 92-96 [摘要] ( 1764 ) [HTML 1KB] [PDF 0KB] ( 685 )
规划与设计
97 贺维国  于勇
广州市仑头-生物岛隧道护岸结构设计
 文章结合既有工程,详细介绍了格栅式连续墙护岸的设计过程,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法对格栅式连续墙的受力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数据和监测数据的比较,证明推断出的计算方法和采用明挖顺作小基坑、焊接连接接头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2011 Vol. 48 (4): 97-104 [摘要] ( 3020 ) [HTML 1KB] [PDF 0KB] ( 685 )
105 陈七林
基于耐久性的隧道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
隧道结构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满足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目前隧道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方法还不够完善。隧道结构的耐久性不能仅仅按照提高材料的质量和加大结构厚度等构造要求进行设计,还应该采用多道设防的设计理念,结合结构安全性设计,综合考虑隧道结构在环境作用下的耐久性。文章结合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对复合式衬砌隧道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2011 Vol. 48 (4): 105-109 [摘要] ( 2110 ) [HTML 1KB] [PDF 0KB] ( 648 )
110 向勇1, 杨成刚1, 吴克信1, 郝午飞2
西气东输中卫黄河隧道设计与施工
西气东输中卫黄河隧道是国家能源战略西北通道的咽喉工程,是西气东输备用通道和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的主要通道,隧道内管道最大输气能力为470亿m3/年。文章介绍了西气东输中卫黄河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以及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总结出了油气管道水下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特点。
2011 Vol. 48 (4): 110-115 [摘要] ( 3565 ) [HTML 1KB] [PDF 0KB] ( 676 )
施工技术
116 骆文学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629高压充水溶腔处理技术
在齐岳山隧道正洞DK363+629掌子面进行超前水平钻探时,揭示出前方存在一个大型腔体,随后实施超前探测,初步判断了腔体形状,对腔体进行了处理。首先对溶腔进行注浆试验,总计注浆1 613 m3,注浆效果不明显,掌子面停止注浆试验;注浆试验失败后,对DK363+629溶腔进行放水试验,放水量为3 000 m3/h,持续放水共计144 h,水量约43万m3,水压持续在0.2 MPa左右,由于受到外界降雨的影响水压持续上扬,证明腔体具有良好的地表联通性和水量补给持续性,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停止了放水试验。平导贯通后可采用自然流出法排水,并对腔体采取“释能降压”施工。本次泄水总量约63万m3,水压自0.4 MPa降至0.0 MPa,水量稳定在约1 000 m3/h;随后对腔体实施爆破施工,爆破后采用管道引排的方法在不改变原有水流方向和不影响整体地下水系的情况下顺利通过。
2011 Vol. 48 (4): 116-121 [摘要] ( 2327 ) [HTML 1KB] [PDF 0KB] ( 579 )
122 王鑫
西山特长隧道斜井进入正洞交叉口施工技术
太古高速公路西山特长隧道全长13.654 km,是国内目前在建最长的公路隧道。在斜井进入正洞交叉口的施工中,成功采用台阶法矩形断面垂直挑顶直接转入正洞施工方案,通过优化调整设计参数,采取加强支护、减震爆破等技术措施,实现了斜井安全、简便、快速地转入正洞的施工。
2011 Vol. 48 (4): 122-125 [摘要] ( 1908 ) [HTML 1KB] [PDF 0KB] ( 611 )
126 季军
深覆土输水隧洞与进洞井接头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
  隧洞及井接头防水作为一项关键工序,对输送饮用水的青草沙过江管隧洞工程尤为重要。文章以此为工程背景,结合深覆土输水隧洞的特点,详细阐述了隧洞自身的防水质量控制及特殊形式外包井接头设计和施工技术,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2011 Vol. 48 (4): 126-130 [摘要] ( 1715 ) [HTML 1KB] [PDF 0KB] ( 591 )
131 杨鲜明
陡坡富水斜井仰拱施工技术
 大相岭泥巴山隧道2#通风斜井左线全长909.38 m、倾角17°29′19″(坡度31.5%),右洞斜井912.7 m、倾角16°41′12″(坡度30%),采用有轨运输系统,地质情况复杂,日涌水量达27 000 m3/d。文章介绍了长大陡坡富水斜井仰拱施工技术,采用先浇筑仰拱两侧墙角处边墙混凝土,完善了排水系统,保护了拱脚,使得仰拱能够全幅一次浇筑,确保了混凝土质量,并使结构安全稳定及工程稳步推进,加快了施工进度,颇值类似工程借鉴。
2011 Vol. 48 (4): 131-134 [摘要] ( 2057 ) [HTML 1KB] [PDF 0KB] ( 567 )
142 刘国庆
木寨岭隧道软岩大变形段支护措施研究
文章结合新建兰渝线木寨岭隧道工程实践,在了解了碳质板岩地层发生大变形的原因和机理的基础上,对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大变形的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处理隧道大变形应以控制为主的原则,以及确保隧道安全施工、快速通过的支护措施和变形控制对策。
2011 Vol. 48 (4): 142-147 [摘要] ( 2270 ) [HTML 1KB] [PDF 0KB] ( 540 )
148 程浩, 周建春
某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开裂处理及效果分析
  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初期支护开裂处理情况,分析了初期支护混凝土的开裂原因,以及采用的洞内小导管注浆加固裂缝区、加强开裂区监控量测等处理措施及效果。工程实践表明,经过处理后的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量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积累了经验。
2011 Vol. 48 (4): 148-151 [摘要] ( 3390 ) [HTML 1KB] [PDF 0KB] ( 705 )
152 田军1, 2, 杨献章1
顶上隧道涌泥成因分析及整治
针对顶上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涌泥事故,通过地质调查、地质雷达探测、钻探等手段,详细研究了事故发生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分析了该隧道岩溶的发育、赋存、分布规律及规模;指出顶上隧道涌泥的主要原因是岩溶洼地及落水洞中的地表积水和残坡积水以及基岩裂隙水,经岩溶管道不断地渗透于花岗岩体与钙质砂页岩及灰岩接触部位的薄弱地带,从而形成了以垂直发育为主封闭性较好的管道溶洞。实践中结合地质补勘结果,采用跟管管棚、溶洞回填、加强溶洞段初期支护等治理措施,对顶上隧道的涌泥进行了有效处治。
2011 Vol. 48 (4): 152-156 [摘要] ( 1891 ) [HTML 1KB] [PDF 0KB] ( 561 )
施工设备
157 向前进, 申智杰, 刘晓波
大直径泥水盾构刀盘刀具应用技术
长大隧道地质情况变化较大,盾构施工中刀盘刀具面临较多问题,尤其刀盘的磨损及刀具损坏是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一大难题,加强刀盘刀具技术管理成为大直径复杂地层泥水盾构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盾构施工为例,从影响刀盘磨损及刀具损坏的原因分析至对刀盘的技术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大直径复杂地层泥水盾构施工刀盘应用技术,对类似项目的盾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11 Vol. 48 (4): 157-161 [摘要] ( 2029 ) [HTML 1KB] [PDF 0KB] ( 555 )
162 谢志萍1, 2, 吴航1, 牛建文1
隧道专用特种压力循环注浆锚固装置及施工工艺的研究
文章针对目前砂浆锚杆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具有螺旋杆体、止浆装置和排气管、并可监控注浆压力的锚杆注浆系统。通过模拟试验和现场实践证明,该装置可方便可靠地实现全螺旋砂浆锚杆的有压注浆,具有不失浆、不漏浆以及注浆饱满等特点;且注浆施工工艺操作简单,解决了当前普通砂浆锚杆在施工中不能安装配件和注浆效果差等问题。
2011 Vol. 48 (4): 162-166 [摘要] ( 1835 ) [HTML 1KB] [PDF 0KB] ( 573 )
现代隧道技术
 

编 辑 部 公 告

 
 
关于召开“一带一路”西北国际智能交通发展大会高峰论坛暨交通产业博览会的通知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声明
“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公路节能照明与安全防灾新材料试验室科普传播委员会”暨“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家技术委员会”在皖成立
国际隧协2018颁奖大会璀璨落幕 中国力压群芳收获五大奖项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公告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声明
《现代隧道技术》杂志专栏征稿启事
2020 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 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征文通知
2019 年第十届全国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科技论坛(1 号通知)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通知
                  更多 
 

本 刊 广 告

 
 
                  更多 
 

友 情 链 接

 
 
   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科技情报中心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
                  更多 
 
版权所有 ©2011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蜀ICP备1500922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