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现代隧道技术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理事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下载中心  |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二维码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现代隧道技术
 
2011年 48卷 3期
刊出日期:2011-06-25

研究与探讨
分析与计算
规划与设计
施工技术
施工设备
   
研究与探讨
1 张 梅
深埋富水大型溶腔隧道施工技术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602溶腔”释能降压及安全施工技术
 文章以宜万线野三关隧道“602”溶腔为例,对深埋大型富水溶腔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主要包括查找溶腔、判释溶腔、锁定溶腔、打开溶腔、处治溶腔等释能降压技术,以及泄水洞、信息化注浆、开挖支护、长期监测、结构安全评价等过溶腔安全施工关键技术。
2011 Vol. 48 (3): 1-6 [摘要] ( 3947 ) [HTML 1KB] [PDF 0KB] ( 906 )
7 张春生1, 侯靖1, 朱永生2, 朱焕春2
深埋隧洞围岩应力分布与破坏机理
 深埋隧洞围岩高应力破坏机理是研究深埋岩体力学特性和深埋地下工程实践中被关注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深埋条件下围岩应力和围岩强度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和典型,也成为认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文章介绍了深埋隧洞开挖时不同部位围岩应力的变化路径;通过对比锦屏辅助洞出现的围岩破坏现象,分别论述了导致边墙松弛型破坏、应力集中部位的片帮破坏和岩爆破坏的围岩应力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些破坏的内在机理;并通过采用数值方法再现脆性围岩V型破坏形式,分析探讨了脆性围岩高应力破坏的局部化问题;指出了深埋岩石力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如岩体力学特征的尺寸效应和应力路径效应等对准确认识深埋隧洞高应力破坏内在机理的重要意义。
2011 Vol. 48 (3): 7-13 [摘要] ( 3425 ) [HTML 1KB] [PDF 0KB] ( 738 )
14 涂耘, 王少飞 张琦, 邓欣, 陈建忠, 李科, 赵清碧, 吴小丽
“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策略
    目前我国公路隧道运营照明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照明设计参数有待完善、照明控制方式较为落后、照明节能理念存在误区、照明设施养护未得重视。文章基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公路隧道理念,从系统工程角度提出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的15项重要措施,包括准确测试洞外亮度、优化照明设计参数、选择使用节能光源等,基本涵盖公路隧道照明技术性节能、结构性节能、管理性节能的各个方面。工程实践表明,这些技术和措施可实现公路隧道照明综合节能20%以上的总体目标,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1 Vol. 48 (3): 14-21 [摘要] ( 4147 ) [HTML 1KB] [PDF 0KB] ( 712 )
22 王秀英1, 刘维宁1, 赵伯明1, 贺美德2, 李孔明1
预切槽技术及其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隧道建设的大发展,面临的复杂地质和环境问题以及劳动力紧张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预切槽法是一种独特的施工技术,是介于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之间的一种方法,它和浅埋暗挖法配合可以形成复杂地质和地面环境下的新型隧道施工技术。采用此法可大大提高施工的机械化水平,同时可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文章论述了预切槽工法的机械组成、控制地层变形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相信这种工法必将以其良好的控制地层变形能力和灵活性重新得到重视。
2011 Vol. 48 (3): 22-27 [摘要] ( 2492 ) [HTML 1KB] [PDF 0KB] ( 656 )
28 胡元芳, 刘志强, 王建宇
高地应力软岩条件下挤压变形预测及应用
  近年来,穿越高地应力区且工程地质环境恶劣的软弱围岩长大隧道工程不断涌现,其不同程度围岩“大变形”问题给施工设计造成了很大困难。从研究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分类、挤压变形分级出发,利用现场试验对隧道岩体强度进行估算,并采用Hoek方法对挤压变形进行判定及量值估算,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正在修建的兰渝线木寨岭隧道斜井工程中加以验正,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规律基本一致。
2011 Vol. 48 (3): 28-34 [摘要] ( 3173 ) [HTML 1KB] [PDF 0KB] ( 820 )
35 康小兵
非煤系地层瓦斯隧道形成机制研究
   在非煤系地层区修建隧道时对瓦斯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且瓦斯涌出又具有随机性、分布不均匀性的特点,因此该类瓦斯隧道的瓦斯灾害危害性更大,对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文章通过对我国已有大量瓦斯隧道的研究,总结出非煤系地层瓦斯隧道主要有三种成因类型:一是构造连通型,根据不同的构造类型,又可分为裂隙连通型、断层连通型与褶皱连通型;二是围岩变质型;三是复合型。
2011 Vol. 48 (3): 35-39 [摘要] ( 1990 ) [HTML 1KB] [PDF 0KB] ( 630 )
分析与计算
40 赵洋1, 卢玲2
大伙房输水隧洞混凝土衬砌层的地震响应分析
      文章结合大伙房输水隧洞二期工程,考虑围岩与衬砌层、水体与衬砌层的相互作用,采用现代岩体力学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时程分析,分析了混凝土衬砌层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探讨了埋深、衬砌厚度、围岩弹性模量和水体等因素对混凝土衬砌层地震响应的影响;并指出衬砌层的环向应力是地震破坏作用的主导,埋深和围岩弹性模量是影响衬砌层地震性能的重要因素,衬砌厚度和水体的影响较小。
2011 Vol. 48 (3): 40-45 [摘要] ( 3184 ) [HTML 1KB] [PDF 0KB] ( 655 )
46 李育枢, 李天斌
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洞口段地震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目前,有关高烈度地震区山岭隧道地震安全性分析与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文章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为工程原型,在数值模拟计算和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洞口边坡、洞门建筑、洞口段衬砌及围岩三个部位对该隧道洞口段进行地震安全性分析,并结合各部位拟设抗、减震措施,对其进行了整体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隧道洞口段在设计地震作用下是足够安全的。
 
2011 Vol. 48 (3): 46-52 [摘要] ( 2579 ) [HTML 1KB] [PDF 0KB] ( 655 )
53 刘继国, 郭小红, 程勇
高地震烈度下超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文章运用FLAC3D软件,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对高地震烈度下超大直径海底隧道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纯自重应力场作用下相比,地震作用会造成结构内力的增大,拱顶及拱腰为其受力薄弱部位;在重力及地震共同作用下,衬砌结构的拉应力主要出现在拱顶附近,最大拉应力超过C60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拱顶的衬砌管片可能出现局部脱落;衬砌结构的最大受力和位移一般发生在地震2~6 s的时间段;各关键点位置的位移、弯矩、剪力、轴力时程曲线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隧道衬砌最大水平位移为3.6 cm,最大竖向位移为3.7 cm。
 
2011 Vol. 48 (3): 53-58 [摘要] ( 3438 ) [HTML 1KB] [PDF 0KB] ( 658 )
59 张生
高寒隧道保温设计研究及热工计算方法初探
     目前国内高寒隧道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满足隧道设计要求,文章借鉴我国建设部房建行业和日本国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适用于季节性冻土隧道洞口保温段长度、衬砌保温及水沟保温的设计计算方法。
2011 Vol. 48 (3): 59-63 [摘要] ( 3045 ) [HTML 1KB] [PDF 0KB] ( 679 )
64 张历芳
地表建筑对下穿隧道的安全性影响分析研究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新宝塔山隧道的浅埋段地表建筑施工对下穿隧道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不同间距及不同埋深情况下地表建筑对下穿隧道的应力及衬砌安全性的分析结果。分析得出:住宅楼桩基外缘距离既有隧道边墙为4 m时,铁路隧道受到影响较大;当间距调整为8 m时,楼房施工后引起隧道衬砌结构位移较小,隧道结构安全度均满足规范要求。由此,建议按照间距为8 m的方案实施,覆土回填3 m时,计算结果显示隧道仍然是安全的,其覆土回填厚度可以按照规划设计的地面高程1 009 m考虑(最大覆土回填3m、埋深10.7 m)。
2011 Vol. 48 (3): 64-68 [摘要] ( 2601 ) [HTML 1KB] [PDF 0KB] ( 630 )
69 常翔
地铁车站近接正交下穿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分析
     北京地铁五号线崇文门车站正交下穿既有地铁二号线崇文门站东端喇叭口式过渡段区间, 两者之间的净距仅为1.98m。该地铁车站施工采用全断面注浆条件下的柱洞法。文章以此工程背景为研究对象,采用3D-σ三维数值分析软件,建立地铁车站-已有地铁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隧道动态施工时地层以及既有地铁隧道沉降变形发展规律,对比分析了注浆对地表和已有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既有隧道底部沉降量虽然略大于地表沉降量,但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同步,说明既有结构对地表土体具有支撑作用;(2)开挖引起的地表及既有隧道结构的沉降主要产生在中洞和侧洞支护体系的施作过程中,后期的土体开挖对环境影响非常有限;(3)注浆能显著降低地表及已有隧道的变形。
2011 Vol. 48 (3): 69-73 [摘要] ( 3010 ) [HTML 1KB] [PDF 0KB] ( 661 )
74 林刚, 罗世培, 郭俊, 邹永尧
膨胀岩土地层盾构隧道结构力学行为研究
  文章在提出膨胀接触压力概念的基础上,采用接触单元对膨胀接触压力和膨胀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膨胀接触压力与膨胀岩土分布、厚度、结构及地层刚度等的关系;同时对膨胀岩土地层中盾构隧道“荷载-结构”模式外荷载及“梁-弹簧”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直接应用到成都地铁2号线膨胀岩土地层盾构隧道的结构分析中,得出了盾构隧道在不同膨胀岩土层、膨胀力、埋深和拼装方式条件下的结构内力值,对隧道结构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
2011 Vol. 48 (3): 74-79 [摘要] ( 2399 ) [HTML 1KB] [PDF 0KB] ( 582 )
80 魏龙海, 郭小红, 乔春江, 史世波
南京纬三路大直径越江盾构隧道冻结法出洞方案研究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在江中段采用盾构法修建,其内设上下层双向四车道,直径为14.5 m。该隧道江北盾构出洞时主要穿越淤泥质粘土,土体含水量大,承载力低,若采用普通加固方式很难保证盾构出洞破壁时土体的稳定和有效隔水,设计采用人工地层冻结加固技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利用数值方法,就冻结施工时土体冻胀效应对地下连续墙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局部冻结和全局冻结对地表变形的影响,探讨了冻结壁的合理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壁交圈后,地下连续墙的受力较大、变形较小,井壁封门拆除后冻结壁受力和变形均较大,弯矩和位移分布图在隧道中心处呈抛物面形;与全局冻结方案相比,采用局部冻结法可以较好地控制冻结变形,显著降低冻结所造成的地表隆起量。当冻结壁厚度为3.9 m时,冻结壁的最小安全系数为4.1,最大变形为23.2 mm;当冻结壁厚度为3.0 m时,冻结壁的最小安全系数为3.0,最大变形为35.5 mm。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认为冻结壁厚度采用3.9 m较为保守,不经济,宜采用3.0 m。
2011 Vol. 48 (3): 80-86 [摘要] ( 4177 ) [HTML 1KB] [PDF 0KB] ( 596 )
87 李宁
地层冻结中上仰冻结器底部存气试验研究
  在采用地层冻结技术进行施工的部分工程中采用了上仰冻结器,在地铁旁通道工程中尤为突出。盐水循环过程中上仰冻结器底部会出现存气现象,底部存气会影响到临近区域温度场的发展,造成冻结工程的失败,给工程安全带来重大隐患。文章对地层冻结中上仰冻结器底部存气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取了冻结器长度、倾角及盐水流速与上仰冻结器底部存气之间的关系。
2011 Vol. 48 (3): 87-89 [摘要] ( 1751 ) [HTML 1KB] [PDF 0KB] ( 544 )
90 林文书1, 林建平2, 王金峰1, 黄万平2, 马学忠2
武汉地区富含水地层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数值计算分析
     文章以武汉地区范虎站—汉口火车站区间联络通道为工程背景,重点研究了采用冻结法在武汉富含水地层中修建联络通道的关键施工技术。借助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分析了承压水条件下联络通道冻结过程中冻胀对冻土体的影响,以及暗挖隧道和泵站开挖对冻土帷幕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无论是在冻结施工过程还是开挖过程中,冻结帷幕的受力都处于安全状态。  
2011 Vol. 48 (3): 90-93 [摘要] ( 2059 ) [HTML 1KB] [PDF 0KB] ( 521 )
规划与设计
94 李伟平, 吴德兴, 郭敏, 王国华
钱江盾构隧道设计速度标准及交通安全分析
     通过对6车道钱江盾构隧道工程的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隧道建设与运营养护成本、超大直径盾构机械制造可行性及施工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了钱江隧道80 km/h的设计速度标准;通过对内侧3.5 m车道宽度、不设紧急停车带和检修道等横断面设计带来的交通安全风险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交通安全对策,得出了钱江过江通道采用15 m直径盾构隧道的可行性结论。
2011 Vol. 48 (3): 94-100 [摘要] ( 2862 ) [HTML 1KB] [PDF 0KB] ( 682 )
101 王新刚, 周恒, 方忠强, 李浩
连云港北固山隧道结构耐久性设计
 连云港北固山隧道出口滨临海港,所处环境极为复杂,隧道结构耐久性问题突出。文章针对各种不同环境下隧道结构耐久性设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分别介绍了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要求和设计标准,以及海洋氯化物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检验。
2011 Vol. 48 (3): 101-104 [摘要] ( 2003 ) [HTML 1KB] [PDF 0KB] ( 530 )
施工技术
105 周明亮
上下重叠盾构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文章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大剧院站至湖贝站上下重叠小净距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实例,针对重叠盾构隧道的施工关键问题,进行了受力分析,提出下洞采取钢管支撑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通过实测进行了验证,为后续项目提供了经验。
2011 Vol. 48 (3): 105-111 [摘要] ( 2067 ) [HTML 1KB] [PDF 0KB] ( 575 )
112 谢尊贤1, 朱永全2, 陈绍华3, 赖涤泉4, 赵冬1, 韩现民2
高原隧道长距离施工通风方法研究
     高原地区严寒缺氧气压低,环境恶劣,隧道建设中面临的高原长距离隧道施工通风问题属世界性技术难题。关角隧道为目前世界在建最长的高原隧道,也是我国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结合关角隧道的施工建设,通过研究,采用斜井分隔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文章给出了隧道施工斜井中隔法通风方法和方案设计,以及现场测试效果,既保证了关角隧道的正常建设,又为修建高原长大隧道积累了经验。
2011 Vol. 48 (3): 112-116 [摘要] ( 3905 ) [HTML 1KB] [PDF 0KB] ( 695 )
117 姜同虎1, 霍三胜2, 叶飞1, 夏永旭1
浅埋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进洞施工技术研究
    进洞一直是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而洞口工程的顺利完成是暗洞正常施工的前提。目前,采用超前管棚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等超前支护方式基本能够保证隧道顺利进洞,但是大部分隧道进洞后在洞口段均会出现初期支护沉降变形较大的现象。山西省高(平)-陵(川)高速公路郭家川2#隧道洞口段围岩极其软弱破碎,在隧道采用超前管棚支护顺利进洞后,为了防止洞口段初期支护再次出现较大的沉降变形,提出在洞口段采用联合支护的方案,即将洞口段初期支护的钢拱架与护拱连接,并加强初期支护钢拱架之间的纵向连接,实践证明此方案是切实有效的。分析对比表明,对于浅埋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联合支护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洞口段初期支护的变形量,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隧道安全、快速进洞。
2011 Vol. 48 (3): 117-122 [摘要] ( 4102 ) [HTML 1KB] [PDF 0KB] ( 646 )
123 曹正喜
浅谈可液化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
    文章简要介绍了液化地层的基本概念以及判别标准,并针对土压平衡盾构在液化地层中掘进施工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液化地层中掘进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2011 Vol. 48 (3): 123-127 [摘要] ( 4881 ) [HTML 1KB] [PDF 0KB] ( 569 )
128 燕艳朋, 王运生
高密度电法地表探测在隧道施工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较多的地表物探技术之一,其对含水性地质病害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文章依托岗头山隧道和叙岭关隧道项目,介绍了富水性区域病害、充填粘土型溶洞病害和断层破碎带等三类典型工程实例的成功经验,并且对漏测、检测结果的多解性和异常信息缺失等常见应用问题及其应对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
2011 Vol. 48 (3): 128-131 [摘要] ( 3077 ) [HTML 1KB] [PDF 0KB] ( 685 )
132 宋修元
富水砂卵石地层洞内深孔定点填充注浆加固技术浅析
成都地铁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已经证明是可行的,但盾构施工隧道上方的滞后沉降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地铁上方管线、建筑物和人的安全,严重的会造成等级事故。根据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滞后沉降机理分析,提出的洞内深孔定点填充注浆加固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滞后沉降的风险,对类似地层盾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1 Vol. 48 (3): 132-135 [摘要] ( 4466 ) [HTML 1KB] [PDF 0KB] ( 606 )
136 赵志江
超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
  文章介绍了在确保上方高速公路地面交通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超宽断面、埋深仅为0.5~2.5m的超浅埋平顶直墙下穿隧道工程采用管棚超前支护,结合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多导洞施工方案和微台阶开挖法来达到控制地表沉降和保证施工安全的 “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
2011 Vol. 48 (3): 136-139 [摘要] ( 3139 ) [HTML 1KB] [PDF 0KB] ( 605 )
140 金团辉
向莆铁路青云山隧道F9断层帷幕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帷幕注浆技术是封堵断层带涌水的有效措施,该方法技术标准高、施工工艺复杂、工期较长、成本较大,如果在实施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对涌水封堵效果会带来遗留问题,甚至造成二次封堵返工。文章结合向莆铁路青云山特长隧道F9断层带帷幕注浆封堵涌水工程的实践,对其施工工艺作了详细介绍,注浆效果检查浆液充填饱满,单孔渗水量符合设计要求,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2011 Vol. 48 (3): 140-143 [摘要] ( 4133 ) [HTML 1KB] [PDF 0KB] ( 672 )
施工设备
144 刘路
TBM胶带输送系统硫化及故障分析
文章详细介绍了TB880E型隧道掘进机的胶带输送系统的硫化流程,对TBM输送胶带系统在使用中易出现的故障作了介绍与分析,并分析了皮带输送系统故障与排除方法。根据秦岭隧道和桃花铺隧道积累的经验,经过新疆吐库二线中天山隧道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可有效地减少胶带损坏 ,有效节省大量维护保养时间,提高工效。其成果可供TBM及类似大型施工设备的使用、维护借鉴。
2011 Vol. 48 (3): 144-147 [摘要] ( 3058 ) [HTML 1KB] [PDF 0KB] ( 591 )
148 袁存防 1, 卢昌松 1, 魏学强 2
VMT自动导向系统在盾构法施工中的应用和研究
利用自动仿真技术,结合应用广泛的测量仪器,针对盾构法地铁施工,采用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方便、快捷地将盾构机掘进姿态以图形和文字的双重效果实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指导盾构机操作手调整盾构掘进参数,可真正实现操作可视化、同步化。
2011 Vol. 48 (3): 148-153 [摘要] ( 3300 ) [HTML 1KB] [PDF 0KB] ( 527 )
154 陈乔松, 朱六兵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污水净化处理技术研究
土压平衡盾构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特别是在市区施工,环境保护要求高,施工场地狭小,若采用传统多级平流沉淀池进行污水自然沉淀,已很难满足城市污水排放要求和施工需要。文章针对盾构法施工污水排放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污水净化处理系统,施工污水经过该系统处理后可以直接排放到城市下水道;其处理后的产物——清水,可以循环利用,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系统并具有处理效率高、性价比高等特点。
2011 Vol. 48 (3): 154-158 [摘要] ( 1807 ) [HTML 1KB] [PDF 0KB] ( 571 )
现代隧道技术
 

编 辑 部 公 告

 
 
关于召开“一带一路”西北国际智能交通发展大会高峰论坛暨交通产业博览会的通知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声明
“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公路节能照明与安全防灾新材料试验室科普传播委员会”暨“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家技术委员会”在皖成立
国际隧协2018颁奖大会璀璨落幕 中国力压群芳收获五大奖项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公告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声明
《现代隧道技术》杂志专栏征稿启事
2020 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 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征文通知
2019 年第十届全国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科技论坛(1 号通知)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通知
                  更多 
 

本 刊 广 告

 
 
                  更多 
 

友 情 链 接

 
 
   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科技情报中心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
                  更多 
 
版权所有 ©2011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蜀ICP备1500922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