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现代隧道技术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理事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下载中心  |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二维码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现代隧道技术
 
2016年 53卷 6期
刊出日期:2016-12-25

试验与研究
研究与探讨
分析与计算
施工技术
   
研究与探讨
1 丁智 李丹薇 魏新江
基于2.5维有限元方法的列车振动及隔振研究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 列车振动及隔振研究逐渐为工程界所关注, 而 2.5维有限元法由于其快速、 高效等优点在分析复杂的动力学问题上优势明显。在调研国内外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文章主要从弹性土地基、 饱和土地基两方面, 总结了采用 2.5维有限元法分析列车振动及隔振问题的应用思路及相关研究现状。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弹性地基、 铁路列车, 较少关于饱和土地基、 地铁列车、 计算方法优化等方面的研究, 并且现有成果都是考虑单个列车对周围环境、 建筑物的影响, 并未考虑邻近列车间的振动响应作用。结合列车运营引起的动力问题特点, 文章提出了采用 2.5维有限元法分析列车振动及隔振问题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6 Vol. 53 (6): 1-11 [摘要] ( 1012 ) [HTML 1KB] [PDF 4389KB] ( 1510 )
12 罗建春 1 高菊如 2
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分级方法与评价体系研究
为了对隧道病害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以便科学地评价既有线铁路隧道健康状况并提出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整治方案, 文章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 “幂指数” 法的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分级方法与评价体系。该方法借助不同幂指数给出了单一病害在不同发展程度下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值 (损伤值), 实现了单一隧道病害分级; 同时, 通过幂指数运算, 实现从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综合分析, 为隧道病害整体分级以及综合健康状态的评估提供了依据。最后, 通过工程实例的验证, 进一步证明了该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2016 Vol. 53 (6): 12-17 [摘要] ( 1048 ) [HTML 1KB] [PDF 672KB] ( 1602 )
18 李 涛 1, 2 仇文革 1, 2 李 斌 2 刘 毅 2
基于物联网及云计算的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管理研究
针对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文章基于物联网及云计算构建了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管理大数据平台, 实现了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化管理并满足了数据共享与深度挖掘的需求。经现场使用, 表明该平台实现了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大数据的收集、 处理及存储功能, 达到了在线快速程序化处理及报表自动生成效果, 为隧道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2016 Vol. 53 (6): 18-24 [摘要] ( 1071 ) [HTML 1KB] [PDF 4046KB] ( 1548 )
25 罗 勇 1 李玉文 2 袁家伟 1 刘大刚 1 王明年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根据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点, 文章将隧道分为三个研究区段, 同时较全面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的各个因素, 建立了三个区段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分析模型, 得出各区段影响因素对各个评价目标的相对权重。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三个区段进行多层次的综合评估, 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2016 Vol. 53 (6): 25-30 [摘要] ( 1079 ) [HTML 1KB] [PDF 2359KB] ( 1507 )
31 闫治国 1, 2 田 野 1, 2 朱合华 1, 2 施永泉 3 俞黎阳 4
隧道火灾动态预警疏散救援系统及其应用
文章借助光栅光纤火灾报警系统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信息, 建立隧道火源点定位、 烟气逆流层长度及隧道横断面温度重构方法, 实现隧道火灾工况下火情重构及可视化, 从而为隧道疏散救援提供帮助。基于隧道火灾动态预警疏散救援技术, 开发了隧道火灾动态预警疏散救援系统, 并开展了大连路隧道现场火灾试验, 标定系统关键运行参数并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2016 Vol. 53 (6): 31-35 [摘要] ( 1094 ) [HTML 1KB] [PDF 3092KB] ( 1457 )
36 冯欢欢 1, 2 常 翔 2
盾构隧道结构灾害类型分析及防水措施与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正常运行的保障, 盾构隧道结构安全则是其基础。面对隧道工程中出现的各种灾害, 若不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必将对隧道结构及运营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隧道结构灾害防治是确保隧道结构安全的重中之重。文章针对我国基础建设发展较早的上海、 南京等城市陆续出现且日益增多的隧道病害现象, 结合相关盾构隧道工程实例对比分析结果, 将盾构隧道结构病害分为纵向不均匀沉降、 收敛变形、 渗漏水及结构损伤等四类, 并对各类灾害现象发生机理、 针对性治理措施及建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同时, 详细阐述了目前在隧道灾害防治中广泛应用的钢纤维混凝土、 化学注浆快速封堵等关键技术与工艺。最后, 从理念、 制度机制建设、 方法及技术突破等方面对我国盾构隧道结构灾害防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16 Vol. 53 (6): 36-43 [摘要] ( 923 ) [HTML 1KB] [PDF 2575KB] ( 1494 )
44 吴秋军 1, 2 于 丽 1, 2 谢文强 3 李 琦 1, 2 王明年 1, 2
高海拔隧道施工关键工序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研究
高海拔隧道施工中, 施工人员容易出现缺氧等现象, 人体劳动强度与在平原隧道施工时的情况存在差异。文章依托雀儿山隧道工程, 基于国家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及实际调研成果, 得到了平原地区隧道施工工序的劳动强度等级划分标准; 基于肺泡通气量原理, 得到了平均代谢率随海拔高度变化的修正系数; 考虑人体劳动的平均能量代谢率海拔修正系数, 计算得到了不同海拔下隧道关键施工工序的劳动强度指数和强度等级以及雀儿山隧道关键施工工序的劳动强度等级。通过对比分析可知, 雀儿山隧道关键施工工序的劳动强度等级普遍比平原隧道施工的强度等级高一级。
2016 Vol. 53 (6): 44-48 [摘要] ( 918 ) [HTML 1KB] [PDF 782KB] ( 1433 )
分析与计算
49 刘 银 张志强 赵梓彤 李 欣
基于Duncan-Chang模型的湿陷性黄土本构参数取值研究
文章基于 Duncan-Chang模型, 通过进行未含有和含有垂直节理的黄土三轴压缩试验, 获得两者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研究发现: 同一围压下含有及未含有垂直节理的黄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集中于较窄范围;经归一化处理所获得窄带内的平均曲线, 可综合反映实际工程中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由平均曲线得到含有垂直节理的黄土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及其参数; 最终建立适用于潘涧河隧道 Q3黄土的工程实用性模型, 可为后续开展湿陷性黄土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2016 Vol. 53 (6): 49-54 [摘要] ( 924 ) [HTML 1KB] [PDF 1494KB] ( 1779 )
55 张治国 1, 2, 3, 4 鲁明浩 2 徐 晨 2 宫剑飞 3 赵其华 4
基于Kerr地基模型的隧道开挖诱发桩基变形简化方法
基于 Winkler 模型的弹性地基反力法是水平受荷桩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 然而该模型忽略了地基土体的剪切作用。文章首先采用相较于 Loganathan和 Poulos(1998)解法更为精确的圆孔收缩理论计算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自由场位移; 然后基于可以充分考虑土体剪切特性的 Kerr地基模型, 将土体自由场位移施加于桩基,建立桩基变形在被动位移扰动下的简化解, 将土体自由场位移和桩身变形的计算结果与既有解析结果、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以及监测数据进行对比, 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验证了圆孔收缩理论更为精确的结论; 最后对 Kerr地基模型的相关参数、 桩径、 地层损失比和桩隧间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剪切层厚度、 桩径与桩身水平位移呈反比关系; 地基弹簧参数、 地层损失比、 桩隧间距与桩基水平位移呈正比关系; 当剪切层厚度为 0时, 地基模型退化成Winkler地基模型; 当地基弹簧参数取无穷大时, 模型退化为Pasternak地基模型。
2016 Vol. 53 (6): 55-66 [摘要] ( 1179 ) [HTML 1KB] [PDF 5355KB] ( 1611 )
67 孙克国 徐雨平 仇文革 郑 强
寒区隧道温度场分布规律及围岩特性影响
寒区隧道冻害问题时有发生, 深入研究温度场分布规律及围岩特性对其的影响对解决冻害问题至关重要。文章依托辽宁省某寒区公路隧道, 采用理论分析、 数值计算等手段对热-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寒区隧道温度场进行研究, 得出了隧道纵断面和横断面的温度场分布规律, 分析了围岩初始地温和导热系数对寒区隧道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 初始地温越高、 导热系数越小, 越有利于负温气流影响下的寒区隧道抗防冻工作, 可为后续类似工程的抗防冻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2016 Vol. 53 (6): 67-72 [摘要] ( 1043 ) [HTML 1KB] [PDF 2011KB] ( 1634 )
73 王 维 何 川 耿 萍 张 景 何 悦
非均匀地层盾构隧道纵向抗震分析
盾构隧道纵向刚度相比于横向刚度小, 地震作用下容易因过大的变形而产生震害, 特别是在地层或结构本身发生突变的部位, 纵向抗震问题更加值得关注。文章采用地层-结构模型, 基于纵向等效刚度模型计算了不同地震作用下隧道纵向动力响应, 并对纵向转角、 管片及接头螺栓应力等抗震指标进行了验算。计算结果表明:软硬突变地层是盾构隧道纵向抗震薄弱部位, 软土侧结构内力显著增大的区域达到隧道外径的4倍; 当地震波横向激振时, 纵向弯矩起控制作用, 而纵向输入时, 则是较高的轴力对结构起控制作用; 相同水平地震作用下, 地震波纵向激振对结构的受力影响与横向相比更加不利。
2016 Vol. 53 (6): 73-79 [摘要] ( 964 ) [HTML 1KB] [PDF 2416KB] ( 2092 )
80 沈 奕
火灾下隧道结构温度特性及力学行为分析
作为威胁隧道安全运营的主要灾害之一, 火灾会对衬砌结构产生严重的损伤乃至破坏。盾构隧道衬砌由于在火灾高温下发生爆裂, 且接头连接部位薄弱, 容易发生突然破坏; 同时, 由于软土盾构隧道周围地层的约束作用不强, 衬砌结构体系受火灾损害后垮塌的风险极高。文章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火灾不同升温曲线下地层弹性约束下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温度特征及力学行为, 包括衬砌结构体系的温度场、 变形以及内力分布的规律, 深入探究了埋深、 爆裂、 错缝拼接以及管片分布变化等因素对该复合体系结构的影响。
2016 Vol. 53 (6): 80-88 [摘要] ( 1051 ) [HTML 1KB] [PDF 3273KB] ( 1657 )
89 黄明利 1 赵建明 1 谭忠盛 1 李沿宗 2
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岭脊段衬砌-围岩结构体系变形受力特征分析
木寨岭隧道实测最大水平地应力达到 27.16 MPa, 岩石强度应力比为 0.49, 处于极高地应力状态。针对木寨岭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初期支护大变形、 二次衬砌开裂等情况, 文章通过实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 分析了衬砌-围岩结构体系的变形受力特征。首先, 通过对比衬砌-围岩结构体系中有、 无应力松弛区两种工况条件下衬砌应力集中系数的变化, 分析应力松弛区的作用; 然后, 研究了应力松弛区弹性模量Er、 应力松弛区厚度La、 侧压力系数 λ 和隧道断面形状等因素对衬砌-围岩结构体系中应力分布的影响作用; 进而简单分析了木寨岭隧道岭脊段衬砌开裂的原因。
2016 Vol. 53 (6): 89-99 [摘要] ( 913 ) [HTML 1KB] [PDF 7533KB] ( 1332 )
100 刘四进 孙 齐 封 坤 何 川
海底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氯离子侵蚀运移规律研究
随着海底隧道服役时间的延长, 氯离子侵蚀对衬砌结构的危害会不断递增, 需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从多孔介质中腐蚀离子运移机理出发, 采用渗流与离子运移耦合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管片接头氯离子侵蚀运移数值模型, 重点分析管片接头位置在海底氯盐环境长期侵蚀作用下的氯离子侵蚀运移规律, 得到的主要结论有: 孔隙水是氯离子在管片混凝土中侵蚀运移的载体, 氯离子在管片中侵蚀运移作用主要包括对流、 分子扩散、 机械弥散等; 随着隧道服役时间的延长, 氯离子从管片接头外表面向隧道内部渗透的深度越大; 隧道外部水压对管片渗透速度与深度影响显著, 外部水压越大海水渗透深度越深; 接头局部区域的氯离子侵蚀体现出不均匀分布现象, 氯离子浓度较远离接缝处较高, 到达临界浓度的时间也较短; 近接缝面位置处由于边界条件不同及不连续的影响, 存在氯离子运移曲线轨迹。
2016 Vol. 53 (6): 100-107 [摘要] ( 916 ) [HTML 1KB] [PDF 2729KB] ( 1318 )
108 张志强 张 洋 张 彪 曾博文
TBM滚刀受力及其间距优化研究
TBM工法因其安全、 经济和快速的特点成为隧道工程施工发展的一大方向。不论从施工过程方面还是从经济成本方面来讲, 刀盘和刀具的研究均是TBM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采用离散元PFC建立滚刀破岩数值力学模型, 通过滚刀破岩裂缝数量、 宽度、 深度及延伸长度来判断不同形状尺寸滚刀的破岩效果, 基于滚刀受力与贯入度关系曲线多峰值跃进特征, 以及以两滚刀裂缝贯通为基准, 得出不同岩性条件下合理的贯入度及与其匹配的最优滚刀间距。研究成果对不同岩性条件下TBM隧道优化掘进参数提供了有益参考。
2016 Vol. 53 (6): 108-114 [摘要] ( 936 ) [HTML 1KB] [PDF 3627KB] ( 1579 )
115 张 恒 林 放 孙建春
大型储油洞库群通风网络模型优化及计算分析
大型地下洞库群施工通风问题, 通常采用压入式通风或增设通风竖井来解决。竖井多依据经验或场地情况设置在洞库埋深较浅的位置, 风网构成混乱, 导致局部通风质量差; 竖井自然通风受内外温差、 竖井深度等影响非常大。文章依托锦州地下储油洞库的施工通风, 基于通风网络理论, 引入巷道式通风计算方法, 对洞库群三种通风工况进行了通风计算和设备配置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竖井口布置轴流风机压入新鲜空气的方式, 将施工通道 (从地面进入洞库的施工运输通道) 进口作为污浊空气排出口, 能够有序形成大循环通风良性网络; 竖井排风方式需要多台风机同时开启, 费用较高, 而且冬季利用竖井自然通风作用并不明显; 竖井与洞室连通后 (即储油洞室上层完成后), 如果通风距离长, 可全采用压入式辅以洞内射流或者完全使用射流风机引流。
2016 Vol. 53 (6): 115-122 [摘要] ( 977 ) [HTML 1KB] [PDF 2248KB] ( 1571 )
123 周晓军 1 毛露露 1 姜 波 2 周跃峰 2 朱 勇 2 喻 渝 2
山岭隧道洞口边坡加固中锚杆(索)最优锚固角分析
在山岭隧道洞口边坡工程中锚杆(索)是常用的一种加固方式, 而锚固角是锚杆(索)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参数, 其对洞口边坡的稳定性和工程的经济性均会产生影响。文章通过综合分析锚杆(索)锚固角对边坡加固工程安全性的影响, 提出隧道洞口坡面锚杆(索)最优锚固角的计算表达式, 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锚固角计算式的有效性。
2016 Vol. 53 (6): 123-128 [摘要] ( 1124 ) [HTML 1KB] [PDF 1974KB] ( 1508 )
试验与研究
129 仇文革 段东亚 李冰天 胡 辉 代 勇
隧道地震响应模型试验箱体设计与合理性验证
结构动力试验是探究结构地震响应机理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目前在研究隧道工程结构地震响应机理的动力试验中所采用的模型箱主要有刚性模型箱、 柔性模型箱以及层状剪切模型箱, 但这三种模型箱因各自的结构特点都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为了达到更好的试验效果, 文章提出一种新型试验模型箱——动静耦合模型箱, 并通过振动台动力试验验证该模型箱的有效性。基于该模型箱提出了一种研究隧道工程结构地震响应的新方法——拟静力法。通过动力试验和拟静力法试验结果的对比, 认为拟静力法试验可以一定程度替代动力试验, 既拓宽了该模型箱的试验方式, 同时也拓宽了隧道地震响应模型试验的研究方法。
2016 Vol. 53 (6): 129-136 [摘要] ( 1040 ) [HTML 1KB] [PDF 3045KB] ( 1421 )
137 王 谦 1, 2, 3 钟秀梅 1, 3 苏永奇 3 李 娜 1, 3 车高凤 1, 3 王丽丽 1, 3
动荷载作用下兰州地铁黄土的动力变形特性研究
文章通过对取自兰州市轨道交通 1号线的黄土施加不同优势频率的地铁循环荷载进行动三轴试验,并通过与 1 Hz等幅正弦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三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分析了地铁动荷载作用下兰州黄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 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特征, 研究了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兰州黄土的累积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对黄土动力特性和累积塑性变形的影响显著, 随着振动频率增加, 达到一定变形所需的动应力明显增大;频率越小, 动剪切模量比随动剪应变的增大衰减较快, 动剪应变相同时Gd/Gdmax最小; 振动频率为 2.5 Hz时黄土在相同动应变下的动应力和Gd/Gdmax均最大。不同振动频率的循环荷载作用下黄土的累积塑性变形均经历急剧变形、 缓慢变形和稳定三个阶段, 但在缓慢变形和稳定阶段, 达到一定变形所需的振动次数随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频率范围为 0.4~0.6 Hz的地铁振动荷载对兰州黄土变形的影响最为显著。
2016 Vol. 53 (6): 137-142 [摘要] ( 943 ) [HTML 1KB] [PDF 1156KB] ( 1314 )
143 姜仁超 1 李 江 2
互层冻土的室内力学实验和解析研究
为正确评价由粘性土和砂质土构成的互层冻土的特性, 文章采用互层冻土的试验试件, 进行了室内弯曲试验和剪切试验。通过合成梁的弯曲试验, 判明了砂层的配置位置及砂层厚度所占的比例对荷载和位移、 中性轴移动、 弯曲弹性模量、 抗变形力的影响。通过重叠梁的弯曲试验及剪切试验, 证实了可将互层冻土梁视为合成冻土梁。最后提出了互层冻土的变形解析方法, 其变形解析结果与弯曲试验的位移测量值基本相符。
2016 Vol. 53 (6): 143-153 [摘要] ( 955 ) [HTML 1KB] [PDF 5230KB] ( 1472 )
154 徐前卫 1 程盼盼 1 朱合华 2 丁文其 2 陈国中 3
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应力扰动特征试验及数值模拟
文章结合武宁—吉安高速公路隧道工程, 以Ⅳ级围岩为对象, 采取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分别对拱顶上方有、 无断层两种情况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塌方破坏的渐进性过程以及岩体内部的应力演化规律开展研究, 从而为隧道塌方事故的预防和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 隧道开挖后, 拱腰以下岩体往往因应力集中程度较高而率先剪切破坏;(2) 当有断层存在时, 隧道开挖使得断层下盘岩体处于悬挑状态而容易出现拉剪破坏;(3)隧道开挖主要对自两侧拱脚向上与水平面成45°+φ/2范围内的岩体有影响, 而塌落破坏的岩体只占此影响区域的一小部分;(4) 断层的存在使得拱顶上方岩体径向压力在隧道开挖后更易于出现降低, 且应力降低范围相对无断层时的要大;(5) 当无断层存在时, 拱顶上方岩体切向应力集中是伴随着岩体的开裂和塌落而逐步由隧道周边向外侧发展的, 而当有断层存在时, 拱顶上方切向应力集中则出现在距拱顶更远的位置。
2016 Vol. 53 (6): 154-164 [摘要] ( 1068 ) [HTML 1KB] [PDF 6544KB] ( 1551 )
165 晏启祥 1 徐亚军 1 刘 罡 1, 2 何寿海 3
洞桩法地铁车站施工力学行为及其修正荷载-结构模型研究
受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对地下车站施工的要求较高。洞桩法因其施工安全可靠、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 在复杂建(构)筑物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 洞桩法施工力学行为复杂, 采用常规荷载-结构模型进行洞桩法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时, 其内力分析结果与实际内力具有一定的差异, 由此可能导致结构设计不合理。文章依托北京地铁某洞桩法车站工程, 开展了洞桩法施工力学行为模型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 揭示了洞桩法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中柱、 边桩以及顶拱等位置的内力变化特点, 基于荷载-结构模型, 提出了洞桩法地铁车站力学分析的修正荷载模式及其对应的荷载-结构模型。
2016 Vol. 53 (6): 165-173 [摘要] ( 1050 ) [HTML 1KB] [PDF 4975KB] ( 1631 )
174 王东方 1 张维熙 2 董子博 1 柳 献 2 朱瑶宏 1
类矩形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的现场试验研究
伴随着地铁盾构技术的不断发展, 类矩形地铁盾构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盾构隧道施工荷载对隧道结构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文章以宁波类矩形盾构隧道为依托, 开展了施工荷载作用下的衬砌结构受力现场试验研究, 探讨了施工阶段同步注浆对衬砌结构受力的影响。研究表明: 注浆压力的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盾尾后面三环的距离; 施工期的注浆作用会使衬砌结构受力整体大于稳定后的结构受力, 且会引起荷载的不对称分布; 注浆压力的实测影响范围大于设计模型中的作用范围。
2016 Vol. 53 (6): 174-181 [摘要] ( 958 ) [HTML 1KB] [PDF 3873KB] ( 1543 )
182 王明胜 1 刘大刚 2, 3
顶管隧道工程触变泥浆性能试验及减阻技术研究
文章依托郑州市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顶管隧道工程, 通过室内泥浆性能试验, 研究了膨润土、 CMC、纯碱和PHP四种材料含量的改变对触变泥浆性能的影响规律, 并由此确定了触变泥浆的配合比。然后, 结合现场施工情况, 研究了触变泥浆制备、 注浆设备选型、 注浆参数设计、 梅花形注浆孔位布置、 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施工以及管节表面涂蜡等减阻技术。最后, 通过土压力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得出结论: 采取减阻技术措施后, 机动车大断面隧道的最大顶推力和平均摩阻系数分别减小了56.3%和62.3%; 非机动车隧道的最大顶推力和平均摩阻系数分别减小了56.7%和60.9%, 减阻技术应用效果良好。
2016 Vol. 53 (6): 182-189 [摘要] ( 1024 ) [HTML 1KB] [PDF 2685KB] ( 1845 )
190 吴炜枫 1, 2 丁文其 1, 2 魏立新 3 杨光华 4
深层排水盾构隧道接缝防水密封垫形式试验研究
国内大型深层排水隧道的建设目前尚无先例, 技术上存在很多难题。深层排水隧道埋深一般达 40 m及以上, 需承受的水压力很高。深层排水隧道接缝采用内外双道密封垫, 受盾构机规模的限制, 其装配力不宜过大,且密封垫尺寸较小, 不具备目前国内大型水下隧道密封垫厚、 大的特点, 防水能力将受到极大考验。因此, 进行密封垫防水试验, 确保弹性密封垫具有稳定的长期耐高水压性能显得格外重要。文章以广州深层排水盾构系统东濠涌试验段工程为依托, 根据工程实际尺寸 1∶1制作了弹性密封垫和混凝土试件, 并利用自主设计的可三向加载高水压防水性能试验系统, 进行了多组防水性能试验, 总结了试验现象与规律, 对接缝不同张开量、 错位量情况下的接缝防水能力进行了比较, 得到了相关规律, 验证了深层排水盾构隧道接缝防水采用密封垫方案的可行性。
2016 Vol. 53 (6): 190-195 [摘要] ( 1054 ) [HTML 1KB] [PDF 1820KB] ( 1814 )
196 梁 波 1, 2 崔璐璐 1, 2 陈 蔚 1 厉彦军 1
基于S/P值的隧道蓄反光侧壁材料辅助节能照明的光学性能试验研究
文章阐述了蓄反光材料的发展, 针对公路隧道中的能耗与安全问题, 开展了两类蓄反光材料反光的性能试验及光谱实验, 基于中间视觉理念引入了光谱 S/P值的计算方法, 系统地分析了隧道蓄反光侧壁材料在隧道内辅助节能照明方面的应用效果, 研究表明:(1) 蓄反光侧壁材料的实测漫反射率为80%左右, 初步估算蓄反光侧壁材料在隧道内可节约15%左右的电能;(2) 由于蓄反光侧壁材料独特的材料组成, 其反光作用对隧道LED灯与汽车大灯的光谱分布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能够提高原光源的光谱 S/P值( ; 3) S/P值的大小规律符合人眼在中间视觉亮度条件下对光色敏感程度的理论认知, 是一种较为有效、 合理的隧道反光光谱的评价方法。
2016 Vol. 53 (6): 196-201 [摘要] ( 946 ) [HTML 1KB] [PDF 1421KB] ( 1310 )
施工技术
202 郑余朝 1 蔡佳良 1 袁 竹 2 杨天春
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近接影响分区和施工控制研究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 出现了大量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情况, 这可能会影响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文章依托长春轻轨四号线亚泰大街—伪皇宫区间下穿长春站多条铁路项目, 运用经验公式预测和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路基沉降与轨道高低偏差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提出了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的多元非线性逐步回归方法, 得到了基于路基沉降和轨道高低偏差的近接影响分区判别准则, 同时证明了以轨道高低偏差作为控制基准更为严格。针对不同的影响分区, 合理地设置了施工分级参数, 提出了一种现场安全下穿铁路的 “变轨” 控制方法, 施工效果显著。
2016 Vol. 53 (6): 202-209 [摘要] ( 981 ) [HTML 1KB] [PDF 3213KB] ( 1406 )
210 王 刚 1 王立川 2, 3 仇文革 1 龚 伦 1 吴 剑 4
关于季节性岩溶管道流对某快速铁路隧道衬砌破坏的分析与思考
受建设环节中诸多不利因素及其组合的影响,不同程度的铁路隧道衬砌质量缺陷时有发生且未被发现,导致运营后的隧道存在安全隐患,不同程度地威胁运营安全和运输秩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导致财产损失和停运。文章以某快速铁路隧道因季节性管道流导致边墙厚度不足处衬砌产生压溃性破坏为案例,分析衬砌在设计厚度和边墙局部欠厚两种情况下所能承受的不同水压力。结果表明, 即使衬砌符合设计,依然无法承受季节性岩溶管 道流可能产生的峰值压力; 由于局部厚度不足边墙处率先被压溃,及时释放了突发水压力,可能降低了衬砌更大范围和整体性破坏的更大风险; 对存在季节性岩溶管道流的隧道, 应采取措施充分降低或消除季节性高压水产生的风险。文章最后对本工程变更设计方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2016 Vol. 53 (6): 210-218 [摘要] ( 1089 ) [HTML 1KB] [PDF 5080KB] ( 1475 )
219 赵 文 1 贾鹏蛟 1 李慎刚 1 余华良 1 夏云朋 2 刘 恒
砂土层带翼缘板钢管顶进现场试验研究
STS(Steel Tube Slab)管幕工法是修建超浅埋地铁车站的一种新型施工方法。它采用混凝土、 翼缘板以及螺栓将若干个钢管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共同受力的支护结构。文章以沈阳地铁某车站为依托, 对带翼缘板钢管顶进施工中面临的施工难点及纠偏技术进行了研究, 并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及控制措施, 为今后 STS管幕施工的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2016 Vol. 53 (6): 219-226 [摘要] ( 958 ) [HTML 1KB] [PDF 3983KB] ( 1639 )
227 吕显福 1 赵占群 2 魏星星 2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及控制措施探讨——以木寨岭隧道为例
软岩隧道大变形是一种常见且重大的工程地质问题, 严重影响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进度。文章以新建兰渝线木寨岭隧道为例, 从围岩的岩性、 地下水、 地质构造、 地应力、 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分析, 阐述了木寨岭隧道围岩大变形的破坏特征以及控制大变形的措施。
2016 Vol. 53 (6): 227-231 [摘要] ( 1144 ) [HTML 1KB] [PDF 1203KB] ( 1306 )
现代隧道技术
 

编 辑 部 公 告

 
 
关于召开“一带一路”西北国际智能交通发展大会高峰论坛暨交通产业博览会的通知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声明
“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公路节能照明与安全防灾新材料试验室科普传播委员会”暨“安徽中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家技术委员会”在皖成立
国际隧协2018颁奖大会璀璨落幕 中国力压群芳收获五大奖项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公告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声明
《现代隧道技术》杂志专栏征稿启事
2020 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 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二十一届年会征文通知
2019 年第十届全国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科技论坛(1 号通知)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通知
                  更多 
 

本 刊 广 告

 
 
                  更多 
 

友 情 链 接

 
 
   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科技情报中心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
                  更多 
 
版权所有 ©2011 《现代隧道技术》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蜀ICP备15009224号-4